分享

712赣味徽州:婺源篁岭

 邹蓝茶座 2020-10-21

赣味徽州之一:婺源篁岭

邹蓝/文、图

篁岭,我一看名称就知道,这与竹子有关。因为古往今来,篁这个字,总是与竹子相连的,篁篁修竹,一篁篁的竹林之类的。篁字偏旁从竹,而皇则意味大,意思就是大片的竹子。因此,篁岭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竹山。篁岭村大名在外,据说是婺源县的最亮的名片。

上缆车到达400米米高的篁岭村。经过旅游企业投入修葺,昔日破落的古村如今焕然一新。虽值深秋初冬,游客不说如过江之鲫,也依然是蜂拥而至。幸好我们到得早,还在游客尚未大量涌到之前,就已经沿着上下错落的石板路走了一圈。

篁岭以晒秋民俗而著称,五彩缤纷的农作物,在缺乏平地的篁岭上,村民只能借房顶或窗前伸出的支架,用竹匾晾晒起来。这是摄影者的最爱。现在人手一个可摄影、可录像的智能手机时代,也是每个游客热衷的景。高低错落的房子,不同高度上圆匾中摊晒的各种颜色的农作物,是人人都想收入手机相册的图景。

深秋初冬,银杏、黄栌、鸡爪枫等纷纷展现色彩,与常绿乔木形成五彩的山野。而在早春,没有银杏的明黄,也没有枫叶的红,而对面山坡的梯田里,则是大片的油菜金黄。同样还是一个彩色山野。

篁岭上的徽派建筑特征强烈,马头墙的祠堂,沿山势立体分布的马头墙民居,精巧的山溪流向设计,蜿蜒的小巷通往幽深处。确实是体验徽州文化的好地点。婺源第一响亮名声的景点,确实不是白得的。

走着走着,感觉有点奇怪,号称古村,怎么不见幼儿小孩嬉戏,也没有炊烟。建滨兄提醒我,说是旅游企业承包了之后,村民全部迁到山下。莫非是走了无锡惠山古镇,北京前门大街旅游开发的路子?

我忙打听,原来是绝大部分村民都迁移到山下,而对60岁以上老人因为感觉故土难离,不愿迁移者则网开一面,允许他们住在这里。估计这也是尊重现实,让时间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篁岭上,种茶务农为景观服务的不少员工,倒有不少是原篁岭村民。有能力经营的,则也能回到山上经营店铺。不过此时他们的身份则由原住民村民变成了员工和商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