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尼勒克,巩留,特克斯 邹蓝/文,图。 伊犁河谷包括这么一些地方:伊宁市、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
这次从乔尔玛进入伊犁河谷,走了尼勒克,巩留,特克斯和昭苏;而伊宁,察布查尔以及霍城是1995年从乌伊公路到伊宁时,已经走过的地方。这么一算,只有新源县是漏网之鱼,从乔尔玛继续行沿独库公路往前走就到。新源在新疆各族男人中具有特别意义,其肖尔布拉克乡有一个伊力特酒厂。我老友杰元,三十多年前曾在该乡任职副乡长,此仁兄酒量确实大。 伊犁河谷水源充足,山上坡下都是牧场,河谷里还有不少良田。雪山,松林,蓝天,白云,号称塞外江南。而这里的水,来自西天山的冰雪融水。而追根究底,给这一地带带来降水包括降雪的暖湿气流,来自大西洋以及地中海,黑海海域。进入中亚的大西洋暖湿气流已成强弩之末,无力翻越高山。而此地正好是天山向西敞口的峡谷,最后的一些暖湿气流得以最后一冲,进入中国的西天山深处被捕获了下来。 有人说,赛里木湖是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也是,果子沟一带也是向西的一道天山峡谷敞口。向西的迎风坡抬升了暖湿气流,将其冷却而凝成雨雪降在迎风坡上,南北两边山坡的融雪流入,汇聚成了赛里木湖。而过了山,残留的水汽因为随坡下降而升温,无法再冷凝为雨雪。因而,仅一山之隔,博州的博乐以及再东边的精河,就是准噶尔的干旱赤壁千里。 从乔尔玛起到尼勒克,公路始终与伊犁河的支流喀什河相伴。唐布拉草原段,有人称风光堪比喀纳斯。我没去过喀纳斯,不敢贸然认同这个说法。但是从称道唐布拉草原的美这个角度,倒也是一个好说法。到达唐布拉是半下午,还可以往前赶。不过觉得唐布拉不错,值得多感受一阵。于是在唐布拉的林场宾馆住下。次日早晨往尼勒克县城方向走的时候才发现,幸亏住下。前面80公里路段施工,路况糟糕,走了5小时。如果夜里走,不敢开快,则可能下半夜才能到县城。 车过巩留县,想起30年前1988年旧事。中国西部对西开放课题组的北疆土地制度调查组,在巩乃斯河边看到宽阔的荒地。云南弟兄邓超,与贵州的王永庆便议论开荒种粮提升粮产的事。新疆哈萨克族弟兄泽尔民别克听了说,垦了荒,哈萨克的牛羊就少了草场。看来,对待长草的荒地,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天然不同的看法。 巩留是特克斯河作为伊犁河正源,与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汇流之处。此地良田广阔,也适合发展农业,确实也是农牧并举的大县。数百亩连片的向日葵地,便在巩留看到,几位停车跳下去拍了好一阵。路过巩留时,发现有一条大街叫武进大道。估计是常州武进县(现在是区)负责对口扶贫的地方。 翻越特克斯达坂,就从巩留到达特克斯县。特克斯县有三大名声在外的说法,八卦城,喀拉峻草原和琼库斯台草原。所谓八卦城,就是老县城的平面以八卦阵展开。人在平地看不到。无人机拍摄可能也偏低,才500米,拍不好全景。需要直升机才能拍摄。中国原生的太极文化插到了西极边地国境线上。 而琼库斯台与喀拉峻是同样风格的天山高山夏牧场。我查了点资料,发现其差别在,喀拉峻距离县城近,面积更大,而且有一段峡谷水面是雪山松林下的绝妙水景;而琼库斯台则允许游客住下。而在国内旅游界,喀拉峻的名声更大。所谓喀拉峻,就是黑黝黝的莽原。估计是天山明晃晃的雪山下,暗色的草原就有点黑黝黝的感觉。 特克斯,喀拉峻草原,猎鹰台 2018 喀拉峻高山草原风光在天山冰峰衬托下之脱俗的壮美,超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我新疆北疆以地州为单位而没一个地州没有到过的阅历,我觉得如果哪位夏秋之间到伊宁,如果还有两天的时间可以支配,那么经伊昭公路经昭苏赶到特克斯去喀拉峻,是我的认真推荐。 题图,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