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蓝||半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与芷江受降

 邹蓝茶座 2020-10-21

钮先铭:半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与芷江受降

      邹蓝/文,图

我书房里有一卷精致而且裱装好的小楷书法《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是无锡玉祁街道礼舍村的一位退休企业家赠我的。

20185月,薛暮桥先生的家族后人李先生回无锡薛老故居玉祁办事,我正在无锡。一个电话就把我喊过去碰头吃饭。受赠书法事,就在这一次。当时李先生正在玉祁书法家协会与几个文化人商量事。我带了两本我的散文随笔集《喀什噶尔的风》,一本送了从安徽退休回乡的企业家韦国良先生。韦先生则送了我一幅已经裱好的他自己的书法作品。就是那幅深色底,金色正楷书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个字,如同刻版出来的那样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礼舍和玉祁确实是文化之乡,一辈子做化工产品和肥料企业的韦国良先生,书法竟然如此精到。只有一个可能,韦先生书法方面有童子功。

因为是一个长卷,无法拍摄全貌而依然可以看清书法,故只拍了两头。

除了汉明帝刘庄时期永平求法与《四十二章经》(公元64年)的故事(要说明的是,永平求法的事现在有争议),佛经中我也就是知道这部多点。顺便说一句,刘庄的老爹汉光武刘秀,其陵墓在孟津县黄河边上的铁谢村旁。我去过两次。

这部佛经开始几句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第一段,传这是玄奘译本)。

我对《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有所了解,是因为多年前读到过一个故事。193512月南京陷落时,一个国军将军躲入鸡鸣寺避难。而占领南京后的日寇军官,对这位冒充僧人的军人也曾起疑,借谈佛论经时,想看他是真僧人还是假僧人。幸而其家庭笃信佛教,他从小就耳闻目染。他即兴背诵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大段,打消日本军官的怀疑。后来他找机会离开南京,回到重庆服务。日寇投降时,他参加了湖南的芷江受降仪式。

该位军人是何姓名,我一时没记住,一度以为是萧毅肃上将,因为芷江受降仪式正是萧毅肃将军主持。20208月我再度读到这个故事,终于记住了钮先铭这个名字。在南京时他是工兵营长,后来才晋升为将军:战后他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副厅长,后任国民政府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

钮先铭(1912-1996)汉族,江西九江人,祖籍湖州吴兴。南京大屠杀亲眼见证者,国军教导总队工兵团营长,十二月十二日撤退未成,无意中闯入幕府山永清寺暂避,法名“二觉”,一次又一次受到日军盘查,目睹了日军对战俘的屠杀。19458月他以少将身份参加芷江受降。后来著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小说《佛门避难记》。

在南京鸡鸣寺下院永清寺为僧八个月,日军始终没有察觉他的军人身份。1943年美国《纽约时报》登载了关于他的专访,才让此事首次公布于世。日军军官、曾任“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的今井武夫因自己曾与钮先铭在鸡鸣寺邂逅,却未“验明”其真身而“惭愧”不已。

 四川大邑县安仁镇  抗战博物馆正面战场馆  2008,8

1971年,钮先铭将其佛门避难的经历写成自传《空门行记》《还俗记》等在台湾出版,也引起了岛内读者的广泛关注。后来钮将军退出军旅生活,投入文化事业,也积极参与两岸统一大业。2005年在钮先铭将军之子钮则诚博士的支持和配合下,南京大学张生教授将钮先铭遗稿《还俗记》进行了重新校对编注,以《佛门避难记》之名在南京出版。

这确实也是一个传奇故事。

2020/8/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