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蓝||哈密巴里坤之图1060

 邹蓝茶座 2020-10-21

前两天本公众号发布  缩小版的新疆:哈密也是三山夹两盆  一文。此文以文字为主。今天发图片。

哈密火车站, 我刚下动车。进疆第一站,下车的和继续前行的下车摄影留念。我前文说,我坐动车抵达哈密。本可以坐飞机直达哈密,只因为动车开通后没有走乌稍岭的兰新铁路原线,而走了青海大通,门源,甘肃民乐的穿越祁连山线路。而此线路我期待已久且早已推荐给户外爱好者(二十一世纪初推荐时很偏僻,交通流量很小,也有蛮荒的味道,现在交通繁忙)。为见识大通到民乐这穿越祁连扁都口和高山草甸的半小时之景,我甘愿坐八小时的动车。河西走廊西半段到哈密,沿路尽是太阳能光伏板,还有不少风力发电机。

哈密飞机场,支线机场,有西安线,也有乌鲁木齐线。接高,陈二位从西安来,新疆的支线机场与云南差不多,也都很普遍了。这对新疆汽车动辄一天两天的旅行,是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比如从叶城到阿勒泰(反之亦然),如部选择铁路,则一般需要先到喀什,再过阿克苏,到库尔勒,大河沿再到达坂城,乌鲁木齐,然后选择吉木萨尔,五彩湾,北屯线路;或者选择沙湾,塔岔口,克拉玛依,和布克赛尔,福海,北屯到阿勒泰的线路。估计耗时都在两天甚至以上。

哈密,天山南坡南山口的一个烽燧,是清朝打准噶尔部时军事通讯遗迹

哈密,东天山公路山顶天山庙,原是清代遗迹,但是拆了重建,并且圈起了景区范围。只是左近风光依旧。都是焚琴煮鹤之举。实际上可以圈风景区,但是老建筑要修旧如旧,可以在旁边新建其他建筑。铲平后再建,那就是与历史割裂的新建筑。各地城建或园林局长,管的是大文化事,好多都在长官意志下或自以为得计下,干这种煞风景的事,比如济南老火车站,帝都老城墙,江南好多水乡古镇也弄到灯红酒绿人满为患的。看看西安城墙留下,对于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有多大促进。

不过,跨越东天山的公路都已经铺了柏油。1990年左右我第一次到天山庙口门子的时候,都是砂石路,汽车开过漫天黄尘。在天山庙,看伊吾巴里坤盆地风景,看天山绿茵茵的山坡草地,还有东天山的雪山,都是很好的地点。

天山庙正门

从天山庙俯视伊吾-巴里坤盆地,正下方即口门子,为伊吾与巴里坤分叉路口,中间有鸣沙山。

巴里坤,东天山北麓机械化收割捆扎牧草

巴里坤湖景

巴里坤湖/蒲类海夕照

巴里坤湖边,尖山子下的哈萨克民俗旅游点。

哈密市天山以北的巴里坤县,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新疆另外一个哈萨克自治县。是巴里坤西边的邻居木垒县。而全国第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不在新疆,而是在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是敦煌南边的邻居,也紧邻青海的冷湖油田。而新疆的副省级的伊犁州,则是哈萨克族聚集很多的一个地区,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内。此外还有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市。总体而言,新疆的哈萨克族民众,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以北的地区,包括东疆哈密的天山以北,好多人依然从事游牧活动或半游牧半定居。因此,看新疆的哈萨克族民俗,主要还是要在北疆。尖山子这图中的哈萨克族的帐篷,叫毡房。蒙古族的叫蒙古包。有这个区别。因为哈萨克族牧民分散在深山中放牧,春夏秋三季很少有十来个毡房围在一起的,只有冬天,在冬窝子可能有聚集。因此有人调侃说,三五个毡房在一起是正常的牧民。而十来个毡房在一起,多半是旅游景点。

巴里坤/蒲类海,盐湖及观光栈道,见湖边浅滩均是白花花的盐碱。

东天山北麓巴里坤城晨曦中

巴里坤美食街,清晨

巴里坤美食街的雕塑

美食街雕塑

岳钟琪打击准噶尔得胜归来,老城重修的德胜门

巴里坤电商平台

巴里坤,新疆特色,羊群或牛马群过路。此时刚离开巴里坤县城,奔200公里万的另外一个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属于昌吉州,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属于哈密市)。随后的旅程中,如此的汽车给牲畜让路,还发生在阿勒泰市福海县北部的萨尔布拉克段红阿公路(对蒙古的红山嘴口岸到阿勒泰市),以及伊犁河谷内的尼勒克县,巩留县,特克斯县以及昭苏县。

本图展示的巴里坤这片小平原与后来在尼勒克,巩留的伊犁河谷地带的羊群,牛群或马群的过路是正常情况,一年四季都常见。只有在初春,以及暮秋的大季节转换时的春季牧民转场从浅山冬窝子到深山夏秋牧场,以及秋季牧民转场从深山的夏秋牧场到避风向阳的浅山地区冬窝子的时候,才会遇到大规模的牲畜过路,占道的转场。这时司机都只能耐心让牲畜先走。

第一次以图片为主,似乎遇到容量麻烦,先到此为止。图片后续跟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