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档案职业道德

 北京小兰老师 2020-10-21

一、档案职业资格和专业资格

1、档案职业资格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出台档案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停止执行。近来有学者提出档案从业人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李明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设置档案职业资格的提案。

国家有关部门应共同研究设置档案职业资格,将其作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并建立档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从而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的专业化要求,培育和规范档案人才市场,同时推进档案人才培养,开展档案人才评价。

美国:

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成立持证档案工作者学会,制定专业标准,通过考试取得资格,并须每5年重新进行认证。

英国:

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通过证书教程,为没有取得大学证书而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20世纪80年代建立对大学课程的认证体系,只对大学的课程进行资格鉴定,通过协会认证的大学档案系毕业生才能成为协会的注册会员。

意大利:

制定档案工作者专业证书的一般规则,确定入行的门槛要求。

2、档案专业技术资格

档案专业技术资格:即档案专业技术职称,也称档案专业技术职务。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档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

1981年1月30日:国务院批转《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采用评聘制度。

1986年3月28日:国家档案局制定《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及其《实施意见》。

档案专业技术职务分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中、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5种。

各省采用考试或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替代原有的单一评审制

二、档案人员素质

(1)素质:是指一个人为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档案人员素质:是档案人员的道德品质、能力和条件的总称,是档案人员完成专业工作任务的必备条件。

《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档案人员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

(1)政治素质 :是保障档案人员政治上一致性的前提,只有政治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同心同德,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是指档案人员的政治态度、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要立志将个人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档案事业。

(2)专业素质 :是履行专业职责的能力、智力和学历、资历等,是完成专业工作任务的保证。

档案人员专业素质是指在履行职责时应具有一定的能力、智力和学历、资历,必须有真才实学,熟悉档案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系统的掌握档案学志业理论知识,拥有丰富的档案工作实践,有综合分析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3)知识素质 :是档案人员除具备档案专业素质外,还应具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档案人员应该知识广博,学习政治、哲学、法律、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外语和现化技术以及从事档案管理相关的业务知识。

档案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文书学、秘书学、管理学、信息学、图书馆学和博物馆学。

(4)身体素质:档案人员要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