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夜,公关界无眠!

 斑马消费 2020-10-21

每年的3月15日,吃瓜群众都会备好饮料瓜子小板凳,坐等那些运气不好的企业,会被央视特别“关怀”下;另一厢,各大企业的公关们,观看3.15晚会的心情,可能就比吃瓜群众复杂得多,心里有鬼的如坐针毡,侥幸过关的也通常是忐忑不安后如释重负,如果真的被上了黑榜,得连夜进行危机公关。

不过,有些企业也学乖了,比如最近,饿了么平台就自己清理门户,查处旗下违规餐厅超过5000多家,而且这些名单已同步到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这样自我洗白的诚意,其实是在暗示,避免再遭央视点名。

道行更深的,则是在更早前就觉察到企业异常,以及最近来了哪几拨异常人士后,通过自己“活动”或者通过第三方沟通完毕,早就乐呵呵的估摸着哪些同行会中枪。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给斑马消费的总体感觉,就是聚集了全社会几乎所有流量,看央视如何“吊打”违法违规企业。那些企业或是名誉扫地,或是连夜道歉或是直接关门了事,但也有通过这样的“吊打”,痛定思痛,逐渐走向成熟的企业。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梳理下近3年被央视曝光的企业,如果看完没事的话,记得猜猜今天的3.15晚会又有哪些企业会跌进坑里吧。

2016年:

电商交易平台是央视关注重点

1、饿了么,一年都在重塑形象

就在前几天,“饿了么”对平台上超过100万商家进行突击检查,查出旗下违规餐厅5257家,这些餐厅名单已同步到各地食药监部门进行处理。

在去年央视3.15晚上会,“饿了么”平台的黑心作坊被央视3.15晚会当做第一个暗访节目推出,让风头正劲的饿了么急转直下。

然而,就在社会对饿了么平台几乎同仇敌忾的时候,阿里巴巴以及蚂蚁金服向饿了么投资12.5亿美元,同年8月,饿了么又宣布获得6.3亿美元的融资。

去年6月,饿了么平台向公众公开3.15晚会后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并宣布向“互联网+食品公司”方向转型。

斑马消费发现,去年整整1年,饿了么平台在业务上的各种措施,几乎都是在为改变饿了么平台的品牌形象。毕竟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敏感神经,也可见3.15晚会的威力非同一般。

随着饿了么平台的业务规模扩大,加上自建配送队伍成本高企,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它一方面要让投资人重拾信心,一方面要打造差异化,为2018年上市做好铺垫。

2、车易拍,失去业内领头羊地位

这是去年央视3.15晚会“吊打”的另一个对象,车易拍被曝车辆交易黑幕,交易双方看到的价格不一致,车易拍有从中赚取差价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随着曝光以及随之而来的后遗症,车易拍业务缩水严重。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车易拍主打业务同步拍和快易拍总成交下跌62%,发拍量下跌50%,真的是“参加”一场晚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去年,车易拍也是流年不利,紧接着裁员、关闭C端业务,就在公众猜测车易拍何去何从之时,这家二手车电商平台发声称获得融资,虽然融资金额没有向外界公开,但投资方北汽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进入后成为第一大股东。

尽管得到北汽的资本支持,以及之前完成的D轮融资,但是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并未进入发展正轨,也并不能为车易拍带来未来发展资本以外的更多帮助。3.15曝光,对车易拍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早已失去二手车电商平台领头羊的地位。所以,车易拍只能自求多福吧。

2015年:央视对

车企、银行和移动运营商比较上心

1、路虎揽胜极光得走点心了

无论国产车和非国产车,对于央视3.15晚会来说,一个都不能缺。

路虎揽胜极光变速箱事件与2013年大众DSG变速箱事件如出一撤,倒挡失灵、行驶中失速等质量问题,车主长期投诉和维权,最终被央视曝光。

这真是捷豹路虎中国团队的噩梦,在被曝光前的2014年,捷豹路虎在华总销量超过12万台,而支撑路虎品牌增长最大贡献的便是揽胜极光。因为3.15曝光,路虎公司迅速被国家有关部门约谈和整改,影响到销量是肯定的。

不过,路虎公司国产化进程也在加快,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成立以来首款车型正是揽胜极光,在40%国产化的前提下,国产版揽胜极光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仍与进口相同,是否能保证质量,就连路虎公司也不敢打包票。

去年,奇瑞捷豹路虎销量超过6万台,增长率140%,由捷豹XFL、路虎发现神行、路虎揽胜极光三款国产车型组成的总销量,占比捷豹路虎在华整体销量的52%。

经过3.15晚会的关注,相信路虎公司会要求奇瑞好好造车,进口核心零件也要走点心。

2、移动运营商成诈骗帮凶

央视3.15晚会调查发现,国内某些移动运营商在为骚扰电话提供各种支持,甚至开绿灯,对于某些呼叫中心任意显示虚假号码。

不过,现在大家还是能接到一些电话,要么卖产品,要么就是说中了大奖,可以说这样的漏洞依然存在。

还有一家国内移动运营商,做法真是直截了当,利用客户身份证信息不断开卡,达到公司的业务指标。

然后,这些开的手机卡没躺在公司柜台里,这些没有被激活和销售的手机卡被转卖给卡商,用来注册一些交易平台账户,广大网络水军买到这些平台账号,轻者刷刷流量发发广告短信,重则又是来一套话术让人受骗,这简直令吃瓜群众防不胜防。

2014年:央视3.15

跟产品质量较上劲儿

1、澳妙可奶粉篡改保质期

当年的3.15晚会上,澳大利亚“澳妙可”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曝存在篡改产品保质期行为,涉及该品牌两批问题奶粉,虽然并未流入市场,但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足以触动敏感的神经,进口奶粉国家有关部门马上预警风险,问题奶粉随后被销毁处理。

自此以后,有关部门对进口奶粉加大监管力度,出台新规定对不合格进口奶粉进行有效打击,这样的新规实施后,进口奶粉品牌数量减少,一些海外小型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

斑马消费在天猫、京东等各大平台搜索澳妙可牌奶粉,均未发现踪迹,可能这奶粉已经不生产了,或者早已换了个马甲,吃瓜群众还没发觉。

2、尼康相机“进灰门”

尼康相机成为曝光的对象似乎早有征兆。尼康D600相机2012年在英国和美国上市,就深陷“进灰门”,直到2013年2月,尼康公司才承认这种现象客观存在,并可以给客户提供清洁服务和更换相关零部件的服务,在欧洲甚至能更换新机。

不过在国内,“进灰”客户的待遇可不一样,尼康D600的客户,在拖延一年之后给出的办法仅是免费清洁。

马哥不是摄影发烧友,但觉得花上一万多块钱买了东西,要是在手里用得不爽,管他怎么回应,直接拉黑,下一次一定不会买尼康。

3、君宝康鱼油

这一年,让幼儿家长揪心的是,央视曝光鱼肝油产品被当做普通食品销售,一些生产经营者通过打擦边球,套用国家标准来逃避监管,违规生产婴幼儿食品。

经过央视曝光,当晚康恩贝(600572.SH)就坐不住了,马上公告否认与央视曝光的鱼油产品生产厂家浙江康诺邦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存在关联。

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康恩贝集团曾参股康诺邦公司,但已于2012年12月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他人,并不存在关联。

要说公司的董秘公关水平真是高,两则声明直接向股民透了个家底,公司也直接和康诺邦划清界限,安抚了股民心情,总算能睡个好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