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因美预亏10亿背后:内控失守,深交所追问出连串财务问题

 斑马消费 2020-10-21

贝因美业绩变脸事件仍在发酵。千呼万唤,贝因美终于在新年后第一天完整回答了深交所1月前的问询,承认内控失守,也让公司一系列财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董事为何频对公司公告出具“不保真”意见?超过7000万资金何以从控股股东子公司打给经销商,转给上市公司,短期又退回?与控股股东下属公司的关联交易为何超出审批额度,并支付超过批准额度的预付款?

内控失守

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贝因美(002570.SZ)对公司全年的业绩预测从亏损3.5亿-5亿,突然扩大到亏损8亿-10亿,连一众董事都懵了。在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4名董事表示无法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

在新近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贝因美表示,公司为董事提供信息反复和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四季度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除了提升营收外,还在资产出售以及争取补贴等方面设法,但未达预期,直接导致了业绩修正。

为何4名董事对业绩修正预告提出了“不保真”的意见?贝因美表示,是因为董事所需的一些资料,公司尚未提供。

在回复深交所的询问函中,贝因美也承认公司在关联交易管控、应收账款催收管理等方便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而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说明中,则明确表示通过初步审计,发现贝因美在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方便存在4大缺陷,且随时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可能发现新的内部控制缺陷。

不只是在业绩修正公告中4位董事出具了“不保真”意见,在今年1月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这4位董事也对子公司杭州豆逗的资产出售提出了明确反对意见。

这笔1.6亿的资产出售,反对的董事认为,该资产价值或被低估、未来可能的收益分成也存在很大的履约难度等。

简单来说,该笔闲置资产可以考虑出售,但管理层提出的出售方案不可行。

代表二股东恒天然利益的董事朱晓静、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在讨论该项资产出售议案时更是提出,董事多次要求公司提供2018年业务计划及预算、现金流和外部融资能力分析等信息,但公司始终未提供。

董事频投“反对票”,也让深交所怀疑公司董事会是否存在严重分歧。对此,贝因美回复称“不存在严重分歧”。

财务问题频发

公司内控失守,也让贝因美财务问题频发,目前已知的两项重要财务问题都直指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

问题1:向关联方下达采购订单超过审批额度,并支付了超过批准额度的预付款。

2017年,贝因美与贝因美集团子公司杭州比因美特、宁波妈妈购批准的关联交易额度分别都是5850万元。

去年前三季度,贝因美向两家公司下达订单金额均超过了8000万元,并据此预付了全部资金,给两家公司的预付金超过实际采购额共计1.06亿元。

之后,贝因美公司取消了超过额度的订单收回了资金,并收取了资金占用费。

为何发生此类怪相?贝因美承认,公司关联交易流程管控不严,信息传导有效性不足,部分岗位关联交易认知度不高……作为一家上市7年的公司,一句认知不足实难解释。

而另一项财务问题,更显诡异。

问题2:2017年9月,贝因美收到库尔勒明辉商贸等16家公司的7163万元,又于10月和12月退回。

经查,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子公司杭州宏盛裕恒实业在9月给明辉商贸等16家公司支付7163万元,10月和12月,16家公司又将这笔钱原数退回。

资金就这样在宏盛裕恒实业、明辉商贸等16家公司、贝因美之间空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生实质交易,贝因美就将这笔钱计入到了预收账款中。

贝因美解释,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压力较大,销售部门将客户欠款集中转让给代理商,并协商控股股东给代理商提供金融支持,由代理商偿还公司欠款。

三季报审议期间,董事会认为该行为缺乏交易的商业实质,建议管理层核实后谨慎处理。管理层迅速核实后,三季报将该等款项作预收账款处理,并与代理商沟通后,将涉及金额7163万退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