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园随笔关于生与死的随想(二)

 老诗 2020-10-21

    看了我的《关于生与死的随想(一)》,有人一定会说:你这个人啊,如此珍惜生命,是不是贪生怕死呀?
    呵呵,一点都没有说错,基本上是的!
    记得小时候,全家人都责怪老父亲:“当初你同学王稼祥邀你参加革命,而你贪生怕死,不去
参加,才搞了这么个怪成分(指地主——实际上是工商业兼地主)。一家人都跟着你受苦!”当时我也有这么个看法。

    后来,我想通了。

    人之本性,不是舍生忘死,而是珍爱生命!
    求生,乃人之本能

    凭什么要我父亲放弃大好的家业而去革自己的命呢?

    像我外公那样置上好的家业于不顾,去北京秘密地参加革命而被砍头示众的,毕竟是为数不多的。

    死,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的。

    武侠小说里,不是常有一句著名的话吗:“生又何欢,死又何憾?!”

    有些人,在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我了结,是以死求解脱于痛苦。

    对他们来说,死,比生容易。

    佛说:芸芸众生,皆挣扎于苦海;死,是赴西天的“极乐世界”。

   

    我对人间充满了热爱,我要活到我应该活到的年龄,绝不轻言死!

    当然将来,我也可能会选择“安乐死”的。

        

    我并不怕死。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我只是不想无谓地去死。

    要死,就一定要死得有意义,死得其所。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看来,站在个人的角度,与站在历史、社会、民族、大义的立场或角度来看生死问题,观点常常是截然不同的。

    刘胡兰在铡刀面前宁死不屈,就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先驱、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

    这也就是我们要对先烈们保持敬畏的缘故吧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