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色撩人,怎能只有黑白灰?

 第1整理术 2020-10-21

上上周,一朵推出闫涵妈妈文章《可以穿旧衣,不能无审美》。文章得出结论:审美习惯,来自于妈妈。

为解决这道“遗传难题”,上周本号邀请亲子整理规划师悠Robin送上“精神食量”《审美这件事,最终还是回到你自己的感受》。结果,再度引发网友热议。

其实,一朵对服装搭配上也缺乏自信,一度衣服乱买,衣橱管理一片混乱。去年换工作时,渴望改变的我特意花血本,邀请形象管理师Lynn做私人衣橱整理师,还陪我逛街买衣服。

今天,一朵请她出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衣橱达人养成记。先甩几张Lynn老师的OL风生活照。各位上班族美眉也不妨借鉴看看。


耀目红


清新白


恋爱粉


白粉配,看来瘦真的很关键!


“蓝”精灵


黑美人

Q=一朵

A=Lynn老师(西蔓形象会所上海分公司经理)

Q:Lynn老师,可以分析以下普通人在服装搭配和购物上的困惑吗?

A:在我多年的形象管理经验中,我发现大多数人的服装搭配和购物存在以下困惑:

  • 冲动型购物。看到喜欢的,打折的,想都不想一股脑买下。买回家后,衣服吊牌可能都没拆,就一直躺在衣柜里了。结果:浪费精力和财力。

  • 几乎不逛街。对逛街毫无乐趣,懒得去商场,看到商场满满的衣服无从下手,看到头要晕。为了穿而穿,衣服寥寥无几,千篇一律。结果:毫无形象可言,随意。

  • 只买名牌。只追求logo,然后并没有理解品牌所要表达的文化精神是否与自身风格匹配。结果:花了大笔金钱,却没有穿出品质。

  • 无主见型购物。购物必须有人陪伴,完全听从朋友、家人、专柜BA的建议,别人说好就买。结果:依附于别人的喜好,多风格衣服多样,适合自己的完全不了解。


Q:对于如何美化家居和美化衣橱,你有哪些建议呢?

A:家是最温暖的休息港湾,是我们最放松、享受的环境。对于家居的美化,首先要整洁,然后要通过软装来美化。

挑选什么样的软装来装饰家具呢?首先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风格的家居风格,然后根据色彩、风格来购买、确定、合理摆放。

至于衣橱的美化,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能让自己变美的衣橱。而衣橱里当然不能都是黑白灰,那样的世界太灰暗、无趣。

所以,衣橱里的颜色应该是多样缤纷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规律里适合的颜色,他们本身就会具有规律,放在一起会非常和谐。

那如何摆放呢?可以两种方式:

第一种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从左至右挂放;

第二种按照色相红、橙、黄、绿、蓝、紫、粉来摆放。因为衣橱一打开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所以按照色彩规律来摆放会带来和谐美感。

Q:管理衣橱的核心是什么?

A: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打开慢慢的衣橱,总觉得少一件衣服,总是为明天的活动烦恼?作为形象整理师,我会针对你的衣橱,进行整理规划整理、分析,具体分为两个不走:

第一步是衣橱整理。我的方法是按照季节进行整理,挑选适合的服装和饰品,淘汰不适合的衣服。然后根据整理结果,列入瑕疵购物清单。

第二步是衣橱搭配。当你掌握按照场合,进行适合的衣服搭配后,穿衣造型就不再是令人头疼的事了。


Lynn和一朵一起逛小店,买衣服

Q:你觉得审美力是天生的吗?后天努力的影响有多大? 

A:审美力有天生的优劣,天生的审美力会影响后天对美的感知力,相对更敏锐!但是,后天的努力影响非常大,比如家庭教育、生长环境、学习、见识等等。

Q:你的妈妈是审美力很强的人吗?在你的小时候,她是怎么启发你认识吗? 

A:我妈妈审美能力算中上,从小我妈妈就很注重我的穿衣打扮,对我的穿着很注重,出门在外,一定要穿着得体!以及身材都会时刻提醒我保持好。


Lynn老师会经常带她的宝宝四处旅行,接触自然


母子出行服装是自己搭配的,颜色和谐到常被误认为母子装


“今天我们有点灰”

Q:你是如何培养对美的感受? 

A:从小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钢琴对我的审美感知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后来我旅游、看画展、听音乐会、看音乐剧话剧、看服装秀、关注时尚、多逛街,这一切也帮助审美提升。

当然最重要是学习专业的色彩知识、风格知识、搭配技能、妆发技巧等。

用科学的方式认知每一个人的美丽所在,打扮找到属于每一个应有的本身与生俱来的美丽!


在漂亮妈妈的怀抱里,小娃好享受

Q:你是如何把审美力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A:美是和谐、美是整洁、美是秩序、美是比例。审美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从父母的穿着打扮的得体,到孩子的打扮得体,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去看看缤纷的世界,大自然是最棒的配色师,让孩子从小感受大自然不同的美。

多给孩子听音乐,配合音乐跳舞蹈或者做动作,也是提升孩子审美的方式。

有时候潮宝宝甚至比妈妈打扮还要亮眼啦

最后,送你一支让人放松的曲子,祝你每天都出门都能自信满满,光彩照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