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回顾 | 整理,内心的第二次成长!

 第1整理术 2020-10-21


本文为第1整理术第三场直播回顾。

作者:乐芯(第1整理术作者团成员,日本专门家检定协会讲师)

投稿邮箱:lihuacademy@163.com

11月7日晚,第1整理术(微信ID:diyizhenglishu)出品人一朵(周一妍)在北京通过直播邀请中国整理教母级导师敬子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整理对于人生的帮助与改变。

敬子老师和一朵老师分别分享了她们遇见整理的历程,以及整理带给她们的积极改变,由认识整理,觉察自己,到最终也继续成为她们人生的一项使命,分享及传播给更多的人。整理被敬子老师总结为是“内心的第二次成长”,我们有着不同的原生家庭,迥异的成长经历,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实际生理年龄并不一定与我们的心灵相匹配,而整理在这个意义上,并不仅仅是“术”,更是挖掘内在自己的学问。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会有焦虑与恐慌,整理会让自己享受到掌控的快乐。

敬子老师和一朵老师的讲解真实、温柔而平和,但字字句句却敲到我的心中。我也很早接触到整理收纳等概念,当时真的是不屑一顾。我是个很懒却又风风火火的人,我的家可以很乱,但也可以收拾的很好,只要我想,压根就不用学。整理收纳?不过是些雕虫小技,主妇们的自娱自乐罢了。

2018年3月,高雁鹏(左一)、敬子(中间)、一朵(右一)合影留念。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有当初的杀伐果决,做事拖拖拉拉,工作也开始浑浑噩噩,生活也了无生趣,健康也出现问题,我不禁在疑惑,这是我当初想要的吗? 为什么我会不开心?我又想要什么呢?我回答不出来。

30岁以后,工作和生活交织得更加让人莫名上火,经常地鸡飞狗跳。我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我必须要斩断这种状态,一个不开心的人也必然会“祸害”自己的家庭。这时整理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亲自见证了整理对于我的神奇疗愈。

本文作者乐芯家客厅的整理前后对比图。

我有2个优点:喜欢看书,注重逻辑。那么先从书开始吧,我开始虚心地学习整理、极简主义等等相关书籍,慢慢地,无法满足我了,我需要更专业的指导。这点我始终秉持着向专业的人学习的逻辑,这点恰好也是今天敬子老师的指点——通过专业人的专业输出,你才能清楚接触到本质,更快地吸收其精华。于是缘分让我遇见了第1整理术,我飞到上海系统地加入了日本协会的课程。

慢慢地,果如老师们说的那样,我以前不知不觉丢掉的东西——自信、果断、灵感,统统回来了,而且增强。我可以断舍离掉无用的东西,不再囤任何物品,买东西也基本快准狠,更加会欣赏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这套人生哲学太适合我了,或者说我找到了适合我的方式。

一朵老师说,有时候就是一念之转;敬子老师说,整理绝对不是术那么简单。太对了,对于我,整理就是“道”,让我找到了解决很多问题的“术”,能正确对待自己真正需要的“器”;这个“一念之转”转动的可能是我未来的人生。

我也看明白了我真正喜欢的和擅长的,也许我的个性并不合适社交,但站在分享台上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发自内心的愉悦与满足的,是怦然心动的,回到了我最真的梦想(我第一份工作是老师,这个选择当初也是有原动力的)。

于是,我坚定地选择了作一名整理收纳讲师,用我自己的方式来阐明更多的生活逻辑,让大家把握行之有效的规律,从内心自在、满足起来

敬子老师的直播给我启发:我要不断挖掘自己的独特,相信自己的能力,学历的教养,还不差的智商都是我足以前进的勇气,我正向受人尊重的优秀整理师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谢谢第1整理术,谢谢2位老师,你们又给我的信心与笃定的蓄电池里充满了电。

2018年11月,一朵受邀参加敬子老师在北京组织的《中国慢行整理无能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合影,大家都很开心。

最新直播预告

第五场《用整理物品的思维整理人生》

如果说,整理1.0版本是整理物品,整理2.0版本是整理信息,整理3.0版本则是整理你的思维。如果可以从内构建一套高效人生管理系统,万事皆可尽在掌握,是不是很美妙?

2018年11月22日,第1整理术出品人一朵邀请思维导图达人高雁鹏。他可能是中国最懂收纳的男人,“整理界的智商担当”。究竟是否名副其实?还请听众说了算。

直播时间:2018年11月22日(周四)20:00-21:00

直播地址:喜马拉雅FM 第1整理术 直播间

直播主题:用整理物品的思维整理人生

提前下载喜马拉雅FM APP,现场还可以和一朵、高雁鹏连麦。

嘉宾介绍:这个做收纳的男人,把生活过成了一块瑞士机械表


收听方法

添加第1整理术小助手核桃妹妹微信号(ID:hetaomeimei002),暗号:直播。她会邀请您进入直播群,直播前会通知时间和链接。

提前下载喜马拉雅FM APP,关注“第1整理术”,收听效果更佳。不下载APP也能收听。

目前所有直播限时免费

核桃妹妹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