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丰县老家带孩子的发小兰兰,从25岁开始,开启了她的生意之路!

 愚伯的自留地 2020-10-21

文:蒋雪花

图:来自网络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几个这样的发小,从小在一起长大,有好玩的同玩,有好吃的同吃,一张床同睡,一件衣服你今天穿,我明天穿,因着一件事会笑上好几天。

然而,这些美好,又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已经是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我们,都已人至中年,正是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上。


前几天时,我的发小兰兰,一大早就在向我倾诉她怎样怎样的劳累,怎样怎样的面对整个家庭。是的啊,在我们这个年龄段,谁每天不都忙的像个陀螺,一刻不得松闲。

当时的我,正好坐在开往西宁的大客车上。有的是时间细听她的倾诉,在洗耳恭听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极力安慰。别人能把苦水往我这边倒,是一种对我的信任,别人能把心底的话向我倾诉,也是一种她很好的排遣压力的方式。当时的我在想我只要能帮助到她,这何尝又不是做了一件善事?

人至中年,谁不是在一边流着泪,一边在鼓足了勇气继续前进,谁不是在一边说着放弃,又积蓄力量,重整旗鼓,谁不是在深夜里一边疗养着伤痛,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在第二天,当太阳升起来时,说我好了,继续吧,我还能支撑!

兰兰她是我从小无话不谈,无话不说的发小,挚友,亲人。我们之间毫无芥蒂,毫无猜测。她的性格,爱好,人品,我都了如指掌。长大,出嫁之后的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但两颗心从未远离,两个灵魂却时时相遇。

从初中毕业那会儿开始,我们就各奔东西。起初的那会儿,她南下去了一家纺纱厂,一连就是干了三五年。再之后,就介绍好了对象,是临近村上的一个美男,比他大两岁,家境贫寒,但他心地柔和,善良。绝对是众多女孩子心仪的男友。好男人遇上我这温婉、美丽、大方、贤淑的女发小,这绝对称得上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但是,再美丽的爱情都要归于平淡,逃脱不了柴米油盐的浸渍和熏染。

婚后的第二年,她的老公去了南方打工,她在家边带孩子边种着几亩地。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太大的起伏与波折。

婚后的第三年时,两个人还是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只是老公很少往家里寄钱了。甚至电话接到的也少了。发小兰兰开始怀疑老公是不是变心了。

很长的一段日子里,都是兰兰给他打电话。甚至是有一种把正在吃奶的孩子放在家的冲动,只身一人南下去找老公。

当兰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公时,电话那边的老公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甚至是带上了哭腔。事已至此,无论怎么样都要说出实情。其实他没有变心,也没有所谓的被一些漂亮的女人勾引。而是他挣得的钱基本上都还了账,结婚时欠下的账。他说,人家催得紧。就算是把自己每个月挣得的钱,自己不留一分,也得还上好几年。

人在困难之时,不得不想办法,给自己多谋一条出路,多增加一点收入。他的公司是两班倒,下了夜班时,有城管,只好乖乖地回宿舍休息。白班结束后,已是夜幕降临之时,他会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地带上他的那些小东西,走街串巷地找地方设摊。(所谓的小东西也无非就是小孩的玩具,女人的首饰。)哪里人多去哪里,好像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人。其实一晚上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也就只有几十块钱的收入,但他已经很满足了。

每天晚上收摊时,都是半夜三更了。待人都散去,待街上的店面都基本打了烊。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即使再饿,都要回家吃,就着灯光下碗面条,或泡包方便面。然后休息短短的几小时。又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

风雨无阻,从不停歇。一双皮鞋磨透了底,一下雨满鞋里是水,每走一步路都要叽哇一声。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苦与痛交织,泪与血同流。

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发小兰兰。顿时眼前豁然开朗,心结随之打开,但更多的是伤痛。于是,她拿起电话,给老公打了一通温情的电话,泪水如决堤的海,电话那头的老公如一个受了伤的孩子,不断的啜泣着。

这会儿的兰兰,好像再也不能安于现状,一个发奋图强,想干一番事业的心顿时在心里萌发,生根……

其实兰兰从小都是娇生惯养的女孩,在当年,我们在一块儿上小学的那会儿,听说她的爸爸在供销社上过班,手里有那么一点小存款,所以兰兰身上穿的衣服,总会让我们这些穷苦农民家的女孩羡慕不已。自然,一个宽裕家庭之中的孩子,是没吃过多少苦头的。下雨了,刮风了,父母那儿就是遮风避雨的港湾,渴了,饿了,不动不摇的,父母就把吃的送到了嘴边。

可,人都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那儿再温暖的怀抱,也庇护不了我们长大了的身躯,不管羽翼丰不丰满,都要学会独自飞翔。一次次历练,一次次成长,一次次受伤,一次次痊愈,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终有一天,我们练就了一身不惧怕风雨的傲骨,每一次都带着坚定的信念,咬着牙,攥紧拳头,说,我能行!


善良,温婉,通情达理的兰兰。对此境况,毫无怨言。不妄自菲薄,不自怨自艾。摸摸自己的胸口,搓搓双手,跺跺脚,抬头望见了蔚蓝天空中的那一轮暖阳,正在投射于大地万丈光芒。

这一刻的她鼓足了勇气,也陷入了深思。面对着整个家庭,思虑再三。去不了大城市,下定决心非要在老家的集镇上做个生意不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脚下的路纵使有千万条,却一时难以抉择,未做过生意的她,仿若面对着一扇冰冷的门,不知从哪里开启,可谓是两眼一抹黑。在心里有着千万个谋划,却不知该从何处入手。但,我们相信,只要主意已定,决心已下,就等于离成功近了一半。

正在她愁绪满怀时,忽然间她想起了一个人,也是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一个女发小———芳。她正在南方的某个大城市经营着一家童装店,生意红红火火,如日中天。

她与她之间称不上是最要好的俩人,但绝对是在你遇到困难时,不会袖手旁观,而能伸出一双热手过来拉你一把,助你一臂之力的那个人。

是的,兰兰的发小,也是我的发小。我了解她,她古道热肠,急公好义。

兰兰,不加思索地拨通了她的电话。喂:“亲,我是兰兰,在忙吗?”她俩好像有心灵感应似的。电话那头的发小,热情的回答:不管忙不忙,咱都要聊一聊。哈哈哈……笑声还是如铜铃般那么的浑厚而又清脆。她还是一如小时候那么的真诚,那么的热心。

不难想象,在兰兰这儿,她是有求必应。自然,水到渠成。立马,她就毫无保留的把进货的渠道,店面的布置,以及一些做生意的心得全都告诉了她。并且还特意邀请她到她的店里先去学习一段时间,吃住她全包。

有贵人的相助,老公的支持,兰兰她已经不是孑然一身,单枪匹马。

有了前序,就不怕没有后文。

其实,在集镇上找一个店,也并非易事。好的位置,合适的铺面,并不是在那儿等着你。而是要花时间去寻找,物色。

没有走过的路,要看准了,耐着性子,探着脚的来。这样才不会栽跟斗。

兰兰从小都很善良,为人厚道忠诚。自然,也是吉人自有天相。就连老天对她都多了一些眷顾。一个星期过后,在丰县王沟镇的街中心,也是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上,有一家店,面积大约有180平方,因着一些原因,急需转让。敏锐而干练的兰兰,看了看店处位置,稍作考虑,事不宜迟,立马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机拿下。

她的这一做事风格,最是我这个小生意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做事不能摇摇晃晃,前怕狼后怕虎。闯过去,就是赢。

接下来,就是店面的装修。由于资金短缺,兰兰她是拼了,自己买材料,自己当匠人。滚墙漆,洗地板。撸起袖子,挽起裤腿的干。在这之前,似乎她从没有如此的挑过头。但,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不被逼到一定的份上谁愿意去拼在前头。

紧赶慢赶,半个月之后。店子有了“雏形”,就差上货了。店子取名为“依依童情”,好一个亲切而又充满无限韵感的店名。

我的发小兰兰,也就从25岁开始,从这个童装店开始,开启了她今生的生意之路。

做生意,绝非是红口白牙说说的那么轻松,钱,不是树叶,一股风就会吹到你的家门口。这之中,有着无数的辛劳,无数的心血。无数的起早贪黑的奔波,甚至还有着一些斗智斗勇,匪夷所思的磨难。

2007年深秋时节里的一个中午,阳光明媚,秋风轻拂,落叶翩翩,地里的庄稼丰收在即,这一天正是逢集日,街头集市上喧喧闹闹,人头攒动,兰兰的童装店,在亲人的祝福和自己美好的期盼中开业了。

一个店,愣是靠着一己之力把它撑起。既当老板又当工人,进货,上货,熨烫,谈生意,到买卖成交,全凭着自己的干劲上。开业的头一天,属于“新兵”驻扎营地,各个环节都极其生疏,陌生。一天下来,累得几乎找不到东西南北,但兰兰觉得甜还是多于苦。

第一天做生意,第一天接触了那么多的顾客,第一天做了那么多的买卖,第一次感受到从顾客的手里收到钱的那种欣喜。这一天,真的是累并快乐着。她喜出望外,看到的尽是丰收的累累果实。

集市,不像大城市,一天到晚的都人流如潮。到了半下午时就基本上没啥人了。但,她还是坚守着。她看到很多老板,人一少,就开始凑在一块儿打牌。而她不,暗下决心绝不学她们。哪怕再没有生意,也要老老实实地守在自己的店子里。其实,在那会儿,已经流行了赶下午集,只是人不多,但总能逮到一些“漏网之鱼”。逮住一个是一个。

她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做生意,质量保证,不坑不骗。只要您感觉合适,愿意买,俺就卖。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只要您进了俺的店门,就成为了俺的客,当然俺要笑脸相迎,笑脸相送。买不成衣服没关系,同样以礼相待,期待您下一次的到来。

虽是第一次踏入生意的门,不太懂里面的道道弯弯。而她却如老将出马,驰骋奔跑在广阔的草原上。没有多少诀窍。她就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本分与真诚,运行在生意人的行道里。

从此,她一年四季里,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都奔波在家与店之间的路上,单枪匹马的奋斗在店子里。有时候,生意一忙,连中午饭都顾不得吃,大家都劝她请个帮手,她总说,熬一熬,就过去了。

刚开始时,她一岁多的女儿还未断奶,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这个店,她狠下心的给女儿断了奶。由于自己的婆婆年龄大了,身体也是在每况愈下,况且嫂子家的孩子也需要婆婆的稍微照看。

如此一来,她退让了一步,只好央求娘家的母亲,帮忙照看女儿。每当她骑上电动车,离开家门时,最是不敢回头看正在抱着女儿的母亲,最是听不进女儿哇哇的哭叫声,以及母亲不断地哄孩子的声音。

从店里到家的路程大约有十三四里,特别是在夏天时,阴晴不定,指不定哪一会儿,就会来上一阵狂风暴雨,让人措手不及。这样的事,常有。行走在玉米地中的水泥路上,往后看看没人,往前看看,是稠密的雨帘。

还好,都是熟悉的路,熟悉的村庄。用手擦擦额前的雨水,捋一捋额前打成绺的乱发,继续前进,看到了别人家的大门,就赶快停下车子站在那儿避避雨,雨一变小,骑上车子,继续往店里赶。就这样,一年下来,不知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情况。

有一次,因为淋雨,她病了。并且也就是在那几天里,由于搬货用力过猛,不小心扭伤了脚。就算是铁打的人也抗衡不了那么多次风雨的敲打与蹂躏啊!她感冒了,头疼,发烧,浑身没劲,咳嗽不止,脚又疼,但她依然坚持着卖衣服,还是一如往常的,那么有耐心的对待顾客。

一天下来,没赚多少钱,人已经疲倦的如一只被打晕的鸡,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东倒西歪。勉强着,打起精神地,在夜幕降临时,终于骑着车子赶到了家。

当她把车子放好,准备回屋里好好歇歇时。一脚没走稳,猛然间头晕头疼的厉害。一下子瘫倒在了电动车旁。还好,母亲正好抱着孩子从外面回来。见此状,赶紧心疼地把她扶起,吃了药,过了好久,才慢慢地入睡了。

半夜醒来时,浑身酸疼,动一下身体,能清晰地听见骨骼的咔嚓声。揉揉惺忪的睡眼,看到窗外的月亮正在透过窗户努力地把她的床头照亮。这一刻的她想起了自己在外奋斗的老公,又看看熟睡在她身旁的乖巧女儿,又想到第二天时要面对的生意。她莫名地感到伤痛,压力山大。

这一刻她感到好难过,泪水不知不觉地就涌满了眼角,滑过脸颊,濡湿了枕头。这时的她,想到了那些外债,想到了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公公,又热血沸腾,攥紧了拳头。

第二天,阳光未升起时,她又拖着疲惫而疼痛的身体起了床,草草地吃点早饭,又奔赴在了去集市的路上。

兰兰迎风骑行在路上时,不禁打了几个寒颤,她咳嗽了两声,正视着前方,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咱轻伤绝不下火线,咱没有那么矫情。

是啊,不管前方是坎坷还是泥泞,既然目标是地平线,一切都在预料中。我祝愿发小兰兰的生活,越来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