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你用祛浊毒治疗4种顽固性痤疮!

 chi_ping 2020-10-21

顽固性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上胸和背部等处,属中医“”、“疮疖”、“面疱”等范畴。

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皮肤红肿、有脓头、炎性丘疹及大小不等的硬结状或囊肿样皮损,多个皮肤毛囊可同时受累,硬结囊肿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病情缓解时其囊肿变小而不消失,病变在原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此病多首发于青春期,约有80%青少年会出现痤疮。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新发或者继发顽固性痤疮的人数逐年增多。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行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首创浊毒理论。李教授认为,顽固性痤疮患者多处于一种“浊毒化”状态,常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一下四种顽固性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1、肺经风热,血毒热盛证


肺主宣发,在体合皮,风热袭肺,肺气不得宣发,腠理气机被郁而发为皮丘疹,日久热入营血分而成毒。

症多见:皮丘疹、脓肿鲜红热痛,皮损部位以鼻周、背部多见,可见脓疮,伴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

下列两组药对一组长于祛风透表泄浊,一组长于清热凉血解毒,分别善于治疗面部和背部痤疮,但症重时常一起使用。

防风主透表泻浊,能使郁滞在皮肤深处的毒邪散发出来;苦参主凉解火毒,两药同用又能祛风卫表,保护皮肤,尤善于治疗上焦面部痤疮。

常用剂量防风9g,苦参9g

两药合用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既能外清卫分风热之邪,又能内散血分火热之毒。两药均有皮肤抗菌消炎的作用,尤善于治疗背发痤疮。

常用剂量金银花15~30g,紫花地丁30g

2、湿热中阻,浊毒内蕴证


过食油腻或辛辣之品,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日久蕴生湿热,湿之甚化浊,热之甚则成毒,浊毒胶着,头面身体皆可生疮。

症多见:皮丘疹、囊肿色红,皮损部以额部、口周为多,皮脂分泌较多,伴见脓疮。同时可见口苦口干,纳呆腹胀,小便溲赤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象滑数。

下列两组药对均可利湿泄浊解毒,但一组偏于治疗湿重者,一组偏于治疗热重者。

茵陈与厚朴伍用,既能散无形湿满,又能去有形实满。二者配伍,共奏利湿泄浊解毒之功,尤适宜顽固性痤疮兼有脘腹胀满,舌苔黄腻的病人。

常用剂量茵陈15~30g,厚朴10g

石膏性大寒清中焦热毒,薏苡仁清热利湿泄浊又能健运脾气,脾气健运则湿不内生,热不得聚,浊毒自消,同时还可防止石膏太过寒凉伤脾胃之本。

两药相伍,尤适宜顽固性痤疮兼有口干口苦,小便溲赤或大便秘结,舌质红的病人。

常用剂量石膏15~30g,薏苡仁30g

3、痰瘀互结,浊毒阻络证


痤疮经久不愈,脾失运化,凝聚为痰,肝失疏泄,阻滞气血,痰瘀互结,酿生浊毒。

症多皮疹色红或紫红,皮损部位多见于两颊及下颌部,伴有囊肿、结节、疤痕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搔痒和疼痛交替出现,严重者呈橘皮脸。舌质暗红或边有瘀点,苔薄白或黄,脉细涩。

治疗既要化痰涤浊又须宣瘀祛浊,下列两组药对虽各有侧重,但常一起使用,随症轻重加减用量。

两药均能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此二药同用散结解毒,可使顽固性痤疮变软易消。古代医家还常将两药捣碎敷在皮肤上治疗痤疮瘰疬。

常用剂量海藻12~15g,昆布12~15g

青黛和赤芍均属肝经,性皆寒,青黛善于凉血,赤芍长于活血,两药同用可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解毒,尤适用于由于长期情志不畅引起的顽固性痤疮。

常用剂量青黛6~9g,赤芍15~30g

4、巧用皮类药,以皮治皮


取类比象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一部分,指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相类比,而得出不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以皮治皮”理论是取类比象思维应用于临床的典型体现。



“如五气分走五脏,五味逆治五行,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各从其类也。”

——《侣仙堂类辨》

李教授常用皮类药为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白鲜皮

桑白皮和地骨皮合用,虚实两清,气血两清,既无苦燥伤阴,又无甘润滋腻之弊。

以上各药均有止痒作用,能减轻患者痛痒感,减少抓挠而减轻皮损的再次损害。

诸药合用,以皮达皮,共凑清热凉血,解毒止痒之效。

常用剂量桑白皮15g,地骨皮15g,牡丹皮15g,白鲜皮15g

李佃贵教授治疗顽固性痤疮患者甚多且疗效显著,以化浊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辨证施治用药,再分别佐以凉血、清热、祛湿、化痰、祛瘀之品,擅用对药,巧用皮类药以皮治皮,力求药简功专。同时叮嘱患者注意调饮食、畅情志、足睡眠等。

读完这篇李佃贵教授对于痤疮的讲解,你是否颇有些收获,意犹未尽?

如果您想进一步学习“浊毒理论”,欢迎您来医承有道教育,加入李佃贵大师团队!

——报名请添加老师微信——

——18518230387——


浊毒理论的构建


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代谢产物。

浊毒理论是研究浊毒致病及机体处于浊毒状态时病理变化、演变规律、诊断和治疗的一种中医理论。

李佃贵教授通过浊毒理论的概念,浊毒的历史沿革,浊毒理论的形成背景,浊毒的治疗原则四个方面阐述了浊毒理论的构建。


三大类浊毒


一、天之浊毒

1.空气污染;2.噪声;3.电磁辐射;4.光辐射;5.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

二、地之浊毒

1.污染的土壤和海洋;2.污染的食物;3.污染的水;4.日用品;5.微塑料。

三.人之浊毒

1.情志不畅生浊毒;2.饮食不节(洁)生浊毒;3.不良习惯生浊毒;4.代谢疾病生浊毒。


浊毒的治疗原则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