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帝陵都建造的非常精密,防止盗掘,最后一位工匠如何逃出生天

 历来现实 2020-10-22

皇帝下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位工匠怎么出来?

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哪个万岁爷自己也心知肚明,终究活不了一万岁,是以每个皇帝都把自己的归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把陵墓修建工作当做所有国事的重中之重。

皇帝为了死后有个安乐窝,都会找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在自己还健在的时候,就开始动工修建陵墓,不惜劳民伤财,耗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修建陵墓。

比如秦始皇陵就历时37年,汉代五陵之一、汉武帝的茂陵用的时间更长,历时53年,唐高宗乾陵,也历时29年,明成祖的长陵历时18年。这些皇帝的陵墓无不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而且皇帝不仅仅满足于陵墓的高大上,还要在陵墓里放上奇珍异宝无数,以满足自己的贪欲。

每个皇帝在建造自己陵墓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坟墓的安全性。一是坟墓里的宝贝太多,唯恐盗墓贼光顾;二是皇帝大多数在活着的时候杀人如麻,草芥人命有不少冤家对头,害怕有人报复;三是皇帝的坟墓风水好,可以确自己江山千秋万代,一旦坟墓被挖开,就坏了风水。

因此皇帝陵墓大都机关重重,安全系数非常高。不过那些修建陵墓的人,据说下场非常惨,为了保密,所有参与修建的个人都会被杀人灭口,以防他们泄密。

那么参与陵墓设计修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陵墓竣工的时候,怎么出去,真的会被灭口吗?

在秦朝的时候,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文明还比较落后,君王更任性更残暴,为了保密把那些参与修建的个人都处死,在当时的百姓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皇帝采取那样大规模的杀人模式肯定是行不通,他们怕天下人非议,影响自己的统治,也怕在史书上留下恶名,被后人说是暴君。

所以大多数皇帝在陵墓修建好的时候,尽量在“保守陵墓秘密”的前提下少杀人、不杀人。

比如在辽代,陵墓竣工后,参与陵墓修建工作的工人会被厚待,皇帝把他们安排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尽量做到让他们衣食无忧,在那里度过余生。

这样虽然保住性命,但也非常不人道,那就是不让他们娶亲,不给他们成家,害怕他们生儿育女将陵墓秘密传给下一代,让他们把秘密带到阴曹地府。

从技术角度讲,陵墓修造前期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大多数机关都在陵墓建造后期设计、所以大多数工人都能幸免于难,不会被灭口或者殉葬,但是封闭地宫的工匠是无法生还的,他们有一个或者,陵墓就没有了秘密可言,安全系数等于零。

由于修建陵墓的人下场悲惨,陵墓竣工之日,就是自己见阎王之时。所以那些能工巧匠,也知道自己最后的命运,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偷偷商量,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偷偷设计一个暗道,希望日后能够逃生。这样成功几率虽然不高,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最后封闭陵墓的工匠,是无法活下来的,因为封闭的人是在陵墓外,直到有能工巧匠发明了“顶门石”这种自动封闭装置,才给自己和后代的工匠保留了一条活路。

历代皇帝也知道工匠的后顾之忧,所以他们就对那些工匠开出优厚条件,厚养他们的老人,善待他们的家人,让他们为皇陵作出个人牺牲,献出生命。

即便是有“顶门石”这种装置,为皇帝修建皇陵负责最后收尾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生还希望渺茫,真正能守口如瓶的,只能是死人。

但晚清修建慈禧陵墓的石匠,却有一个人侥幸活了下来,堪称奇迹。

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开始选址,当年八月动土,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完工,花了7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慈禧陵墓又开始重修,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

修建慈禧墓有记载的一位肯定生还(没记载的也不一定会“殉葬”,毕竟时代不同了)的石匠姓姜,在收尾工作的时候,被石块砸中脑袋身亡,监工就让人把姜石匠扔到荒郊野岭。一阵微风吹过,石匠突然苏醒,原来他只是休克,是假死,因此逃过一劫。姜石匠逃生后,不敢回家,就躲在陵墓附近,隐姓埋名给人打工。也许是上天安排,后来他得知孙殿英要盗墓,竟自告奋勇当了引路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