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屋的第一步是从地基开始,地基是房子的根。房屋竣工后是否安全稳定,与地基是否做好密切相关。如果地基处理不好,房子可能会倒塌、开裂、倾斜甚至倒塌。因此,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地基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建过房子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大多数施工队都不包括地基费用,因为每个宅基地的地质条件、要建多少层楼、用什么结构都不一样,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地基、用什么样的材料建造也不一样。例如,在一个2层的自建房屋中,用条形基础建造它是非常好的,但是它使用更昂贵的桩基。因此,基础部分的成本要少几万,但效果几乎一样,得不偿失。 盖房子不是小事。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必须花在刀刃上。一般来说,基本部分的费用约占房屋总成本的15~20%。如果你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地基,你就能省下很多钱来盖房子。 砖混结构 今天,我将向你们解释在农村地区建造房屋最常用的三种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和桩基础。 一、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农村地区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因为农村地区大多为砖混结构。屋顶板和楼板的荷载和自重从板转移到墙,墙的自重和板荷载从墙转移到基础,然后从基础转移到基础。条形基础结构最适合砖混结构房屋的受力情况。条形基础通常由混凝土和砖制成,不会变形。它也被称为刚性基础。另外,它的材料简单又便宜,所以造价相对较低。但是因为它只能承受压力,它不能承受张力。因此,它只适用于楼层数少,建筑物承受不了拉力的情况。 二、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更适合框架结构房屋,因为框架结构房屋主要承受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荷载,墙体不承受荷载。因此,框架结构房屋的主要荷载集中在柱上,而独立基础由柱承担主要受力点,这正好符合框架结构的受力情况。但是独立基础的造价比条形基础高一点,因为它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 三、桩基础 在建造房屋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极端环境带来的困难,如地基淤泥层过厚或两栋房屋间距过近等。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基础强度和变形的要求,需要桩基础。桩基直接跳过其上的软土层;将基桩打入地下基础持力层,通过桩将荷载传递到深埋的硬土层,从而达到承载房屋重量的效果。桩基础承载力强,抗震效果好,一般比高层建筑使用的多,但造价昂贵,费工耗料,不适合我国农村自建房屋。 希望在你理解了这三个基础的基本概念之后,你可以通过你的宅基地的地质条件和你的房屋的结构形式,正确地选择适合你的宅基地的基础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