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燕平,《蓝花花》“首唱”者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0-10-22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对“首唱”这个说法有过讨论(《南泥湾》的首唱是美声女高音邹德华,你同意吗?),称刘燕平为《蓝花花》的首唱者,也是延续了“首录”的概念。

刘燕平,2017年现身国家大剧院,与青年演员共话“蓝花花”

刘燕平(1932~)出生于北京,祖籍陕西绥德。1937年刘燕平就读于绥德师范附属小学。父亲刘杰三在她满十岁时让她到延安自然科学院预科班学习。“因为当时我患有淋巴结核,课上得不是很正规。后来姐姐在西北文工团工作,考虑到我从小喜欢文艺,就把我也介绍进入西北文工团。我记得当时是1945年春季,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文艺工作者。”不过刚进入西北文工团时,只有13岁的刘燕平算个“小不点”,只能跑跑龙套,同时做着道具、服装、布景等工作。“那时西北文工团要走乡串县进行巡回演出,做宣传工作,我就跟在团里演员的后面,看人家咋样表演,怎样吊嗓子,怎样踢腿,学习、吸收和领悟!”

1949年5月西安解放,一团二团合并称西工团并转址到陕西西安交由地方管理,也就是今天陕西省歌舞剧院的所在地。西北文工团进城后把一个个创作、改编、移植的新歌剧送往工厂、农村、军营和校园。1951年,刘燕平正随队在青海慰问演出,忽然接到紧急任务,团里要她赴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当时陕西省文联选了腰鼓及陕北民歌等4个节目,由陈若飞带队,刘燕平选定了《信天游》和《蓝花花》两首歌。“

刘燕平回忆进京唱《蓝花花》时她精心设计的装束,像个陕西农妇才对

刘燕平选中《蓝花花》还有一层原因,她的姐姐刘燕生在延安就演唱过这首歌曲,而且唱红了。在延安从艺的刘燕生后来随爱人到北京,进了话剧行,也上过银幕,tonglinghua合成了两张视频截图(戳中图片可以放大看):

刘燕生演唱的《蓝花花》是西北文艺工作团前辈岳松在抗战结束后从民间发掘整理的版本,和很多信天游一样,《蓝花花》的演唱比较随意,据说能唱出100多段歌词。刘燕生在表演的时候自然要进行一些加工。《蓝花花》被鲁艺人员整理发表时有过说明,说它讲的是“婚外情”故事,貌美的蓝花花被周姓财主娶了,心里不乐意,与别的男人相好。“反封建”色彩是后来拔高上去的。

“在赴京的火车上,我就和陈若飞、韩维琴三人开始动脑子。按照演出需要,把流传的那些唱段进行合理取舍,自己也即兴创作不少上下句,比如‘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就是我当时即兴创作的。根据人物、情节,在曲子的基调上根据感情、语言的需要进行进一步曲调的创作,并把完整的谱子记下来。就这样,完整的《蓝花花》诞生了并最终在汇演中获奖。”
刘燕平将陕北民歌《兰花花》 唱响国际舞台 2012年04月12日09:09西安晚报

1951年出版的《蓝花花》录音,唱片片号51202

因为汇演的获奖,刘燕平有资格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在这次世青节上,她演唱的《蓝花花》受到欢迎。随后,她又随演出团到东欧八国进行巡回演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蓝花花》。

1952年刘燕平与苏联艺术家在一起

自中国唱片社编发的唱片歌曲集

唱红了《蓝花花》的刘燕平在陕西继续从事声乐以及歌剧表演,是陕西歌剧舞台上的第一女高音。

刘燕平演出歌剧的剧照,配图说明称是《白毛女》,tonglinghua有点怀疑

195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故事片《雪海银山》,刘燕平演女一号。tonglinghua发现这个电影时很兴奋,希望听听刘燕平的台词,可刘燕平一张口我好失望,声音是向隽殊。原来这个片子的配音是长影做的。

1973年的一天,刘燕平突然接到新华社杜修贤的通知:周总理要见她。经过“文革”磨难,当时她的心情如浪花翻涌,千头万绪难以言表。总理握着她的手问还唱不唱歌?她说:“从‘文革’开始就不唱了。”总理痛惜地说:“哦,八年没唱啦……,你还可以唱嘛!”她说:“我头发都白了,眼睛也花了。” “头发白了也能唱,眼睛花了也能唱!”并又谈起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总理说:“《横山里下来游击队》这道歌好好改改,作为纪念刘志丹的歌……,把民间的东西好好加工、提炼。好的保留下来,不好的去掉,要好好搞几首革命民歌出来。”总理在工作繁杂身体欠佳的时候还如此地关心民族音乐,对刘燕平鼓舞很大,不久她参加了《红灯记》的排演,饰演李奶奶。

网上的图,说是1973年8月拍照

刘燕平从1960年开始,先后兼任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歌舞、乐团省级以上表演团体的党政主要领导。1978年调至中央民族乐团任党委书记、副团长,定居北京。

蓝花花,还是兰花花?

在我所见到的最早的歌本上,记载的是”蓝花花”,而最早的唱片上却是“蘭花花”。但在我的心目中,我想应该更偏向于”蓝花花”,那是印在陕北粗布上的朵朵碎花。而兰花,应该是生长在南方葱郁山水之间娇美的花吧。......

《蓝花花》开始的歌词就是“青线线那个蓝线线纤,蓝格英英的彩”,意思就是非常漂亮、很耀眼的蓝颜色所以应该是“蓝”而不是“兰”。
《民歌·博物馆》王冼平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 2007.08

tonglinghua也认为应该是 蓝花花。

刘燕平身后,陕西女高音演唱的“蓝花花”:

据说,录制第二版《蓝花花》唱片的是郭兰英:

“第三代民族女高音代表”(金铁霖概括的),与前辈不是一种风尚了。

朱逢博非常崇拜刘燕平演唱的《蓝花花》。1980年朱逢博的个人专辑中收录了她演唱的《蓝花花》。很多写《蓝花花》的文章都提到了朱逢博,挂上这个录音吧。


微博:@铜铃花啊

公众号:六零后说声乐往事(chinavocalmusic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