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歌《孟姜女》,江苏款和河北款的比较

 六零后声乐往事 2020-10-22

“孟姜女调”,又叫“春调”、“梳妆调”等,是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民间小曲的基本曲调。它的典型曲调形成是这样的。

这首歌一般有12段唱词,分别叙述丈夫不在家的孟姜女在一年12个月中的孤独和凄凉,也有的《孟姜女》是四段歌词,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单位,讲述孟姜女的故事。以12个月四季或者五更为分段的单位是汉族小调分节歌中常见的手法。

“ 孟姜女调” 的基本形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化,派生出多种变体。这些变体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花,也就是在原型的框架上进行修饰,使旋律线更加曲折流畅。在加花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音乐特征会通过不同的旋律、进行方式显现出来,下列是江苏的“孟姜女”与河北晋县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比较。

 

 江苏河北《孟姜女》差异
  

两地的“孟姜女”在曲调上非常接近。

它们不仅都保留了原型的基本框架,就连加花装饰中的旋律进行方式都很近似。尽管如此,仔细比较起来,二者还是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在旋律的进行上,江苏“孟姜女”曲折委婉,河北“孟姜女”则起伏幅度较大。上行下行都比较直接,没有那么多回旋环绕式的进行。请比较第2、3、4小节的前两拍。第6小节的前三拍、第7、8小节的前两拍。

第二,江苏的“孟姜女”曲调的进行比较平稳,河北“孟姜女”则多一些跳动。请看第3小节第四拍,第5小节的第二拍和第6小节的后两拍。

第三,在装饰音与被装饰音的关系上,江苏的均为二度级进,河北的则都是四度跳进,显得棱角比较大。

除此之外,在演唱上,江苏速度慢河北速度较快,前者的音色软而柔,后者的音色尖而亮。再加上伴奏乐器的不同。江苏是胡琴,河北的是三弦和板。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虽然这两个曲调同属于一个原型的变体,虽然它们在旋律进行上有那么多的共同之处,但却塑造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一个是柔弱的抒情性质,一个是明快的叙事性质。而这两者的区别也正是江南民歌与华北民歌在总体的性格气质上的区别,是二者各自的地域性音乐风格的特征。

蒋秀春、苑振发表演的河北“孟姜女”——《孟姜女哭长城》

tong注上面周教授提到河北“孟姜女”用三弦和板伴奏,大概是指蒋秀春、苑振发 演唱的这个录音。如果论动听度,窃以为江南款(包括还有黄梅调款)要讨喜得多,但河北这个吧,大概是民间艺人改编后为了“才艺”展示的段子,不太好唱,但是挺挂味儿的。  

上海音乐学院鞠秀芳老师特别精研民歌改编,我以为她这个《孟姜女》拾掇得也很好:

编辑信息


文章作者
周青青

出版物
《中国民歌》

发行时间
1993年

音频以及图片

本订阅号自互联网引擎

标题

本订阅号所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