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鎏金铜佛像的辨伪绝招

 博搜艺术 2020-10-22

  佛像底沿向内敲击出一个边包住了底板。这叫作包底法,这种方法是历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从8世纪一直延续至今。封底上的图案是从元代 开始出现在藏式造像封底上的;这类包底的佛像多还可以作为判断产地的一个辅助依据。

  到了明清两朝,汉地佛造像艺术鲜有卓绝作品,参阅全球各地博物馆馆藏和近几十年艺术拍卖市场的明清汉地造像,大多铜质差,工艺糙,造像比例失衡,面相呆滞,衣纹粗梳,线条缺乏流畅感。

  鎏金工艺颇为危险,不小心即可造成水银中毒,牙齿、头发坠落。有的佛像不鎏金,经处理后,使铜像表面呈熟梨、红枣、玛瑙、猪肝等色泽,古色古香。

  金铜佛造像,铸造工艺复杂,熔铸锻炼非常繁复。从泥塑到冶铜,从塑胎到脱蜡,最 后再到修饰打磨与鎏金镶嵌等,每一道工艺,都展现出深奥的古代造像工艺,这些金铜佛造像,是古代雕塑技艺中的极 品。

  铜鎏金佛像不仅造型优美、形态各异,更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近年来,明清铜鎏金佛像因其细致精美的特征在拍卖市场大放异彩,市场价值也屡创新高,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竟以1.2亿港元成功拍出,创下中国铜佛像艺术品迄今为止世界拍卖最 高纪录。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特征的铜鎏金佛像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前景都很令人看好。

  内陆有很多家拍卖公司都加入了佛像拍卖这一板块,如保利拍卖、嘉德拍卖等,其中瀚海拍卖设立的佛像专场的表现很有代表性。高价成 交品也层出不穷:金铜佛像的拍卖天价,首创于2004年秋季,一尊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铜像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800万港币;2006年,是内陆佛教艺术品市场开始运作的初期。北京翰海推出的“永乐气象——明初宫廷鎏金铜佛像和法器”金铜佛像专场,成 交的7件拍品中,有6件成 交价过百万元;其中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又以1.2359亿港元的天价乐成拍出,统一场拍卖中的一对明宣德鎏金铜金刚舞菩萨立像则以5355.12万港元成 交;2007年,又相继推出“经辩”和“菩提主义”金铜佛像专场,成 交率均在80%左右;当时在匡时国际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以2750万元高价成 交;2008年的“拈花微笑”“善乐之邦”金铜佛像专场和“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汉传佛教造像专场,共推出307件拍品,总成 交额1.3亿元,其中一件“明代铜漆金西方三圣佛立像”以918.4万元成 交。2009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铜鎏金青龙护 法神立像以2576万元成 交;2010年秋拍中其成 交总额更是高达1.509861亿元人民币,其中一件清康熙时期的铜合金大成就者嘎巴拉像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以1792万元成 交有了质的飞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