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降杠杆源头在哪里?机构为啥看好固定收益类产品?

 昵称72056340 2020-10-22

  近日,由新浪与华创证券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多位机构专家会上一致表示,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向,资金成本的不断提高,市场流动性维持紧平衡状态,加之金融监管趋严,主动去杠杆力度逐渐加大,短期广义固定收益类产品将被看好。同时,由于经济调整和政策紧缩带来的资产价值下跌,也给权益类产品带来了更多长期投资机会。

图:“银行资管转型升级路在何方”圆桌讨论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指出,由于中小银行快速扩表的不可持续,应特别警惕其理财产品所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 

他表示,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主动负债成本的逐渐攀升,当其大幅高于资金成本时,同业负债扩张将不可持续,负债端发行成本上升,资产端收益率下降,这将使收益空间持续压缩,从而使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随之暴露。 

金融降杠杆 源头在哪里? 

日前,银监会公布了近期行业同业数据,该数据显示,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同业存单余额为4.2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将近700亿元,发行的同业存单余额为7.8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384亿元。同业投资规模将近3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万亿元。


在多措并举的强监管格局下,同业规模似乎并没有停下快速增长的步伐。巴曙松强调,同业存单发行速度的再次加快,说明金融去杠杆存在一定的反复,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去库存、去杠杆作为基础,只在金融体系中去杠杆,效果未必会很好。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实体经济中存在大量高回报率项目,金融机构必将不会选择脱实向虚,而金融去杠杆的核心还是在于如何解决非金融部门的高杠杆率和低效率的资金占用。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宏观杠杆率大概在250%-280%之间,居民部分占比不足50%,政府占比也不足50%,而企业部门的占比却高达150%-180%。然而通过统计局和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企业的微观杠杆率并不高。 

华夏未来总经理刘文动表示,这主要问题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义上被纳到了企业部门,但其并没有形成制造业方面的产能,而是形成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产能,如果不考虑基础设施因适度超前而相对过剩,中国经济广泛意义上的产能过剩已经结束,目前我国PPI在经历了50多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后,重新进入上升轨道也证明了产能过剩的结束。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自中国财富帮(ID:china-cfbond)

作者:曹萌

新媒体编辑: 熊烨

大家还爱看这些

老司机带你掘金“一带一路”

你喜欢的“一带一路”神曲是哪首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火?

我在布达拉宫修文物

周鸿祎创业背后的故事

如何成为一个美妆“网红”?

过去一年各行业最有钱的人是谁?

图解:期权到底咋回事?

2016年保险公司业绩揭秘

“我们的空气净化器是全国最好的”

减不了肥是因为你不会算账

觉得本文不错,请戳下面大拇指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