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经常尿床,可能有4个原因,家长应理性对待

 老张育儿 2020-10-22

前言

其实小孩从出生,尿床就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成长中所有的小孩都有过尿床的行为。只是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尿床的问题也得到了好转,很多孩子从三岁之后,几乎不再有尿床的事情发生。只是有些小孩却没那么幸运,即使五六岁,依旧会在床上“画地图”。

说真的,看到六岁的孩子尿床,家长第一感觉就是崩溃,尤其是那种经常性尿床的孩子,家长估计已经处在绝望的边缘了。最近萌萌妈妈特别郁闷,因为半个月来,女儿已经有了五次尿床的行为。最初妈妈还以为是萌萌白天太累的缘故,但是连续几次之后,妈妈觉得可能是生病了,于是各种控制女儿。

最初是从限制晚饭和喝水开始,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尿床的事,于是直接带女儿去了医院。但是综合检查之后,医生的答案很明确,女儿萌萌身体发育的特别健康,完全不存在任何的问题,所以妈妈只能被迫接受萌萌的行为。后来萌萌妈变得更加焦虑,甚至有些疑神疑鬼。

只想说,既然科学已经判定了女儿的身体没有问题,妈妈又何必如此的紧张焦虑呢?其实很多问题很简单,就是家长过于焦虑导致的,所以说理性对待孩子身上的问题很重要。

孩子为何会尿床呢?

其实小孩尿床是比较常见的行为,至于尿床的原因更是多到数不清,因此家长不要着急给孩子定义,一定要弄清楚原因之后再做决定。

年龄小

其实五六岁的孩子偶尔尿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年龄始终还是太小,白天若是疯玩的特别厉害,那么晚上睡觉就会特别沉。因此有了尿意,孩子也很难控制,重点是因为疲累无法起床,所以才会直接尿床。

喝水太多

要是孩子的晚餐喝水或者汤太多的话,那晚上的尿液就会增加很多,再加上小孩自己醒来的可能性太小,所以就会增加尿床的几率。因此饮食也是容易造成孩子尿床的主要原因,家长不能忽视掉。

遗传

可能家长也想不到,原来尿床也是会遗传的,不管是父母哪一方小时候有尿床的习惯,那么孩子都有可能遗传到。所以说有时候尿床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赋予”了他这项技能。

身体原因

不能排除有些小孩是身体导致的尿床,所以说观察多次之后,孩子尿床的次数依旧没有减少的迹象,那么家长就有必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这个时候要记得安慰孩子,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小孩,家长记得要估计他们的自尊和脸面。

如此看来,导致小孩尿床的原因还是挺多的,所以说家长不要直接将他定义为生病。而且孩子尿床后家长的态度很重要,若是言辞激烈或者嘲讽责骂,很容易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序的锻炼,这样才能让孩子早点走出尿床的尴尬。

如何应对孩子尿床问题?

安抚孩子

既然尿床的事情已经发生,那么家长再多的责骂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还容易让孩子特别自责。所以说当下安抚才是最重要的,告诉孩子尿床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年龄还小罢了。而且可以把自己小时候尿床的事情说给孩子听,以此来减轻孩子的内疚心理。

减少喝水

睡前的两个小时要减少水分的摄入,不管是晚餐还是白开水,都要然让孩子少喝。只要身体内的水分少了,自然尿液的分泌量就少了,晚上尿床的次数就减少了很多。若是还保持喝奶粉的习惯,尽量拖延孩子睡觉的时间,而且睡前一定要记得上厕所才行。

叫孩子起床

父母要有意的锻炼孩子起夜,所以晚上可以先定个时间,然后到点叫孩子起床上厕所。多锻炼几次,孩子的身体会形成反射,等到睡着后有尿意的话,孩子会自觉醒来。

跟孩子交流

无论怎样都不能给孩子压力,最好把它当做秘密放在心里,尽量不要告诉更多人知道。除此外家长也不要太焦虑,更不要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记得要多跟孩子谈心聊天,了解他最近的状态。

总结

孩子尿床本来就是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当然前提是排除身体疾病原因。所以说家长无需担心,更无需焦虑,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压力更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