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五大名贵宝石之金绿猫眼

 洲upi6oofv9q93 2020-10-22

金绿宝石(Chrysoberyl)来源于希腊语的词汇“Chrysos”和“Berullos”,意思是“金黄”和“宝石晶体”。金绿宝石按其特殊光学效应主要分为三类:不具特殊光学效应的被称为金绿宝石(Chrysoberyl);具有变色效应的称为亚历山大石变石(Alexandrite Chrysoberyl);具有猫眼效应的称为金绿猫眼(Cymophane或Cat’s eye)。

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有云:“除了能明辨是非的灵魂之外,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钻石珠宝。”

诚然,撇去那些虚无缥缈的尊严人格或者情怀,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有什么比眼能见手能触的珠宝玉石更震慑人心?没有。

今天主要来和大家聊的,是位列世界五大宝石之一、金绿宝石家族中最具灵性的成员——金绿猫眼。

前面提过,金绿猫眼得名于具有猫眼效应,其内部含有金红石的针形内含物或羽毛状的流体内含物,折射光会形成一条明亮的光带,并可随光线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宛如猫眼,栩栩如生。

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很多,但只有金绿猫眼才能被直接称呼为“猫眼”,其他则需要加上前缀,比如“碧玺猫眼”、“石英猫眼”等等。

在亚洲,猫眼石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人们认为它会保护主人的健康,免于贫困;斯里兰卡人认为猫眼石具有预兆妖邪的魔力。

在中国,人们又称猫眼石为“狮负”、“猫睛”、“猫儿眼”等。远在唐朝初年,有一队使节不远万里从印度洋上的“狮子国”带来了其国王进贡给唐玄宗的一件珍宝。这是一件叫“狮负”的宝石,面如蛋圆,底部未经雕琢,整体感觉晶莹剔透。其最特别之处在于宝石面上有一道丝状的亮线,在转动宝石时,其线也转动自如,而在日夜交替时,这道亮线竟然随着光线的强弱粗细变化,“莹莹宛转如猫眼”。

这件宝贝震惊了唐朝皇宫。从此,玄宗皇帝将其珍藏于牡丹盒中,每到天色晴朗艳阳高照的时候,常常取出把玩,并将阳光下呈现眼线最细的那个时辰定为午时,即现在的正午。

从那时起,“狮负”就以它的奇特、神秘和稀少在世界上享誉盛名。古代的狮子国就是之后的“锡兰”,即今天以盛产高档宝石著称的岛国“斯里兰卡”。而“狮负”就是今天闻名天下的“猫眼”。

金绿宝石猫眼的眼线像一条流动的光带,转动时甚至可以感受到“眼波流转”,灵性十足,加上金绿宝石本身的独特色彩和莹润光泽,因此在其主要产地斯里兰卡和一些其他亚洲国家,被古代皇室推为有色宝石之冠,故有“礼冠需猫眼”之说。

猫眼产地主要有斯里兰卡、巴西、马达加斯加、缅甸、印度、俄罗斯等地,下面介绍主要的几个:

  • 斯里兰卡  产出的猫眼质量最佳,为世人珍爱,以蜜黄色、光带呈三条线者为特优珍品。

  • 印度  目前金绿猫眼的重要产地,集中在安得拉邦(Andrha Pradesh)的Deobhog矿,该矿区产出的猫眼宝石质量差异很大,颜色也有很大变化范围,包括蓝绿-褐绿-黄绿-褐黄-蜜黄色。此外,安得拉邦(Andrha Pradesh)Vishakhapatnam市附近的Araku矿也有金绿猫眼产出,其颜色范围包括黄绿-橄榄绿-蓝绿,颗粒从1克拉到大于20克拉不等。

  • 巴西  产出的猫眼颗粒较小,通常在0.5克拉以下。

  • 津巴布韦 在津巴布韦西南部的Zvishavane地区的Sandawana祖母绿矿中,金绿猫眼是祖母绿的伴生矿,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对金绿猫眼的兴趣,但目前没有投入开采。

也许有人想问了,除了产地,在评价一颗金绿猫眼时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猫眼石的品质依据主要是颜色、亮带的形状和重量。

金绿猫眼的眼线又细又亮,毋庸置疑为所有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中最佳者。在颜色上,蜜黄色和棕褐色为最好。亮带是衡量猫眼石价值的一个主要因素,猫眼的亮带应位于宝石弧面的中央,亮带纤细、清晰,移动灵活的猫眼石则价值较高,用单光源从猫眼石侧面照射,猫眼石两侧的颜色不同。

猫眼多被加工成弧面型,以中高凸面形、双凸形最为常见。另外,为了使光带更明晰、灵活,顶部一般突起较高,底部通常不抛光。

//////////

在宝石中,能产生猫眼效应的还有多种,但都不如金绿猫眼那么珍贵。那么,这些“猫眼”该如何与金绿猫眼区分呢?

常见的充当猫眼宝石或仿制品的有:勒子石,又称石英猫眼,很像猫眼宝石,但其硬度低,相同大小的没有猫眼宝石重,而且光线弱而不清晰;木变石,又称虎睛石,有明显的线状反光,但其质地粗糙,光线含糊,灵活度差。

此外,还有人造猫眼——转动宝石时,弧形顶端能看到两三条亮带,光线呆板,美感不足,而天然的猫眼仅有一条亮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