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言】巨石与泰玻合并?制糖厂为何能逆袭为知名玻纤企业?各种鲜为人知的内幕……

 wxmbx 2020-10-22
01
前言
读过金庸大侠《倚天屠龙记》的朋友,应该记得里边有一个桥段,那就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这六大门派分别是少林派、武当派、昆仑派、峨嵋派、华山派、崆峒派,代表了名门正派

国内玻璃纤维行业里,也有六大门派。这六大门派凭借自身超强的实力,控制了玻纤行业80%的产量。七颗龙珠一碰头,可以召唤神龙。而他们一碰头,基本也可以“呼风唤雨”。

2019年玻纤产能格局/(来源:贝哲斯咨询

从上图可以看到,国内的六大门派分别是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山东玻纤、四川威玻和长海股份。其中的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还占据了全球产量前六的位置,被称为“玻纤三巨头”。

今天,来聊一聊六大门派,那些你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事。


02
中国巨石
中国巨石凭借一骑绝尘的产量,不管在国内还是全球,都牢牢占据了产量冠军的宝座。国内32%的占比,相当于是泰山玻纤 重庆国际=中国巨石

碾压式的优势,让中国巨石成为了玻纤行业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

巨石在其2019年的年报中提到,2019年国内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527万吨,同比增长12.61%。而中国的这一产量,占到了世界产量的65.9%。从产量角度看,中国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巨石为此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力量。

1993年,振石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联合桐乡本地4家单位组建了桐乡市巨石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开始建设当时中国玻纤行业规模最大的年产8000吨池窑拉丝生产线。

而振石集团的前身是桐乡石门镇东风布厂,1973年元旦前后拉出第一根玻璃纤维。经过20年努力,到1992年玻纤产量为1000吨。

从1973年的第一根玻璃纤维,到2008年产能(60万吨)世界第一,巨石也足足奋斗了35年。可见,带头大哥并不是一蹴而就,也要潜心苦练才能坐上冠军宝座。(更多巨石解析,详见:【长言】为何巨石玻纤的每一次涨价,都能一呼百应?原因是……

试问有多少企业,可以像巨石一样专注于业务,为之付出35年 呢?


03
泰山玻纤

泰山玻纤全称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是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以经营无碱玻璃纤维系列产品为主,总部位于泰安。

泰山玻纤的前身泰安市复合材料工程筹建处成立于1992年,1997年国内第一条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投产运行,2001年债转股成立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加入中材集团,中材股份成为全资控股股东。

泰山玻纤的产能占比虽然不及老大巨石,但也达到了一半,有16%。简单换算一下,2019年的产量大概有八十多万吨,离百万吨还有一丢丢距离。

泰山玻纤与巨石玻纤在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但深挖一下,他们还有一层非比寻常的关系。泰山玻纤由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而中材股份和中国巨石的大股东,又同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股权关系图/(图:长弓侠)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巨石与泰山之间的关系,它们幕后的大股东其实都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巨石与泰山其实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兄弟。由于两者在玻璃纤维业务板块具有重合之处2017年曾传闻中国巨石与泰山玻纤将进行重组合并。

官方回应/(来源网络)

能否合并?目前看官方的回复非常官方。但鉴于两者业务的高度重合,又同属一个大股东,在业务方面未来很大可能会做出调整。一旦整合敲定,对于中国玻纤行业来说又是一重大里程碑事件,两者的强强联合一方面可以减少恶性竞争,但同时也将加剧行业的垄断。

泰山玻纤是否会和中国巨石合并,板上钉钉还是不被看好?留给大家想象的空间……


04
重庆国际

重庆国际(CPIC)全称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名字带上国际两字,显得特别有大格局。在国内的产能占比也不赖,与泰玻一样16%,就算走出国门也可以拿到10.2%,在世界产能比赛中与泰山玻纤并列第三。

CPIC前身为重庆玻璃纤维厂,成立于1971年。1986年引进国内第一条直接法生产玻璃纤维池窑,1991年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重庆玻璃纤维厂持股70%。1999年重庆玻璃纤维厂将所持CPIC股权转让给云天化,云天化成为CPIC最大股东

CPIC下设北美公司、欧洲公司和香港公司3家销售子公司,在重庆、珠海、常州以及海外的巴西、巴林、美国建有生产基地,玻纤纱年产能突破90万吨,玻纤布年产能达到2亿米。

不管是规模、产能、产品性能及品牌影响力,CPIC确实对得起“国内三巨头”这个称号。

CPIC的大股东云天化集团为A股主板上市公司,而CPIC作为云天化的龙头企业之一,一直有上市的打算。以目前CPIC的实力,确实有登陆资本市场的能力,至于何时会IPO,目前官方暂无公布。

有资本加持的CPIC,是否会更具有国际范,值得大家期待一下……


05
山东玻纤

山东玻纤,有些朋友会把它和泰山玻纤混淆,因为它们都在山东。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山东玻纤全称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大股东为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矿集团于1992年进入玻纤行业,最初用“坩埚球法”工艺生产玻璃纤维。2006年前后,总产能徘徊在1万吨左右。

2008年1月临矿集团整合多家企业,成立了山东玻纤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筹划分三期建设四条“池窑法”玻璃纤维生产线。第一条3万吨中碱池窑拉丝生产线于2008年春开工建设,用时9个月,创造了当时玻纤史上工期最短、投产最快的记录。

2011年山东玻纤与美国原丝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ECR高性能纤维生产技术,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上的高端化。

2011年起公司开始组织实施改制上市工作,于2013年12月22日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整体改制为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3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资讯】又一家玻纤企业成功上市,市值高达28亿,但上半年利润却……

山东玻纤的占比虽然只有个位数7%,但今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加上近期玻纤行情一片大好,后续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06
四川威玻

四川威玻,全称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57年的威玻,当时还是威远糖厂,专业制糖22年。随后3年,又改成了造纸厂,然后才进入到玻璃行业。

1987年,威玻年产4000吨玻璃球生产线竣工。1994年,玻璃球年产量提高到10万吨,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玻璃球生产基地。不知大家小时候玩过的玻璃球弹珠,是否出自这里。

2002年,威玻第一条池窑拉丝生产线投产。随后几年,多条池窑生产线陆续竣工、投产,凭借二十多万吨的产能,一跃成为六大门派之一。

最近几年威玻不单立足于国内市场,其玻纤及制品也远销海外市场,并于2011年在泰国建厂,主要生产短切毡。另外已经规划在泰国建立5万吨级别池窑,正在修建中。除了主业玻璃纤维及制品,威玻还有玻纤复合材料(frp)、玻璃球、改性工程塑料等众多产品。

六大门派中,最会玩的当属威玻。你绝对想不到,开始的时候,它是一家制糖厂。


07
长海股份

长海股份,全称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海股份的前身是常州市长海玻纤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主要产品有短切毡、湿法薄毡、复合隔板三大类

2006年成立常州市新长海玻纤有限公司,2007年3月新长海投资2500万美元的“年产3万吨特种玻璃纤维池窑拉丝”项目全面开工,同年11月正式点火,2008年3月实现正常生产。开启了生产玻璃纤维纱的新篇章。

长海股份于2011年3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六大门派中第二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

2012年8月长海股份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天马集团(原建材二五三厂)29.41%股份,随后多次增资,最终天马集团成为长海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据其2019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2019年玻璃纤维及制品产能是2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排名第六。

长海是从玻璃纤维制品,逆向往玻璃纤维发展。证明只要业务做得好,上下游都可以开拓。


08
长言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玻璃纤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初期的一无所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却后来者居上,成为了产量世界第一。其中,有不少先辈们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才能够取得今天如此骄人的成绩。

虽然产量已经世界第一,但也应该看到某些产品技术含量的不足,如何加强技术层面的追赶,需要从业者们深思及努力

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前期成本投入巨大,加上技术要求越来越专业,而国家政策上又有一些限制,造成行业的入门门槛越来越高。生产的高度集中,造成了如今寡头垄断的格局。

排名前六的企业,产能占比高达80%,再看“三巨头”的产能占比更是高达64%。

过度垄断,会造成寡头随意操纵价格,从而导致下游客户毫无自主权。垄断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容易安于现状,缺乏再度创新的动力,从而影响技术的突破。毕竟靠产量夺得的天下,很容易就丢掉的。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名义上为各自门派中人报仇,实际上却想探得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夺得屠龙刀。登上权力的顶峰,号令武林。六大门派看似团结,实则各怀私心,最终一败涂地。反观明教,最终得了天下。

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


文|长弓侠

(来源:复合材料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