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两年视频平台的强力输出,每季度少说也有数十部综艺上新。 跟风扎堆,题材撞车,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综艺节目的生命周期一短再短。 能同时做到接连不断更新,又能保持一定话题度和口碑的国综,实在是太少了。 而《梦想改造家》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档家装类人文综艺。 它的形式并不特别,每期以 1个家庭为拍摄对象,这个家庭或具有代表性,或具有独特性,他们代表或者折射一部分人群和社会现象 。 接着节目将围绕这个家庭的背景、居住现状和对家的憧憬展开,再由节目组精心挑选的设计师对目标房子进行重新设计、改造、装修。 截止第六季,经《梦想改造家》改造的房子共有78户。 第七季第一期,主题依旧是回访,节目组花了一整期的时间来回访过去6季里改造过的家。从这儿开始,就能感受到新一季的风格——美好治愈 。 第一期回访的共有9个“家”,第一个案例是第六季第11期——《双塔下的美食家园》。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鲜电商的冲击,这间传统的菜市场失去了往日的人气,慢慢被人遗忘。 节目组邀请了设计师沈雷和他的朋友们对菜市场进行了整体改造。 设计师团队以“苏州码”为文化符号,在菜市场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增加了美食、咖啡、市集、文创、图书、表演等等多种丰富的业态。 改造后的双塔市集也成了苏州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美食、文化成了市集的亮点,市集管理方面还会定期邀请文化爱好者来此表演,“老市场”也能变成文化交流大舞台。 在此之后,节目组还陆续回访了8个“家”,有第六季里备受网友关注的《忘不了的家》; 也有第二季里引人热泪的《叶落归根的家》; 其实一开始, 《梦想改造家》也 是靠各种猎奇的“极限改造”来吸引眼球的: 各种奇葩户型像是夹缝屋、水塔楼、零采光房、6.8平米的学区房、L形过道房、38平六口之家5.2米要做4层等等。 虽然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收视,但导演段红认为,这始终与她的理念不符: “节目组的初衷,就是借助设计师之手,既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又将装修常识、新科技传递出去。” 从第四季开始,《梦想改造家》开始不再只是关注一些奇葩户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多需要帮助的普通人家以及一些社会现象。 第七季开播至今,这个理念依旧贯彻不变。 1 上海86㎡老公屋变身收纳界“变形金刚” 第七季第二集的改造对象是一间上海的86㎡老公屋。一家5口,三代人共同居住在这个家里。 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活动被迫在家里进行,本来和睦的一家人却因为收纳的混乱、家庭空间功能的混用,出现了许多摩擦。 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下降,只能用调高音量的方式获取电视节目的信息;但孩子又需要更加安静的氛围静下心来学习。 妻子为了照顾女儿和女儿一间屋睡,并没有“异地”的夫妻俩却胜似“异地”……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很多的普通家庭中,尤其是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大城市。 设计师冯未墨便从委托人的需求出发,细心地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将这个86㎡的家变成了一个百宝箱,容纳进5口人的所有需求。 改造前的房子:入眼都是琳琅满目的各类杂物,空间看起来混乱又狭迫; 场景功能混杂,卧室既做收纳间又做健身房。 改造后的家,不仅每个区域功能明确,对收纳空间的利用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面墙后面,都可能藏着一个收纳空间,杂物仿佛被施展了隐身术。 女儿也拥有了独立的小空间,墙面的弧形书架不仅安全系数高,还能显得房间更加开阔。 另外墙壁以及天花板上设计了很多娱乐功能,可以随意攀爬玩耍,锻炼身体,L型儿童房拐角的位置还藏着一个可升降的小桌子。 儿童房的弧形墙壁处更是为业主丈夫准备了迷你健身房,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 最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为老人特别定制的神器——既可以坐在上面换鞋子,平时还能打开拉杆拖到厨房里使用; 底部更是暗藏抽屉,增加了2.5立方米的储物空间。 在看到改造过的家之后,这一家五口终于又能像之前一样,继续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 2 10万元预算爆改出“ 独一无二 ”的 婚房 除了代际生活习惯不同的问题外,在第七季第三集中,节目组聚焦年轻家庭在大城市购房的困境,用10万元为这对南京情侣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婚房”。 随处可见的破败墙面 小杨和小于是一对分居两地多年的90后情侣。 为了和女友小于结婚,小杨毅然卖掉了在老家的婚房,二人凑上自己多年的积蓄,才购入了一间位于南京的60㎡老房子。 未料此举却引起了小杨父母的强烈反对,认为过于破旧的老房会委屈了小杨。二人因此婚事岌岌可危。 但由于房子已经掏空了二人的钱包,只剩下10万左右的预算可供装修。 在了解情况之后,“身经百战”的设计师赖旭东接过了这个重任。为了节省预算,赖旭东及团队在改造工程中亲自上阵,轮番饰演“木工”、“画家”、“搬运工”各类角色。 幸好,改造的结果格外令业主及小杨父母满意。 这个68㎡的空间以中式风格为主,糅合了北欧风常用的奶色和深咖啡色,刷新了新中式的审美观。 各种中式符号以创新的形式存在于这个家里,确确实实有种温馨家庭的感觉了。 至于结局嘛,自然是皆大欢喜了。 3 -高隐患住宅?是 归乡“北漂”的温馨家园 - 第四集的改造委托人是一对北漂7年又重回故乡的夫妻。为了弥补在外打拼多年不能陪在家人身边的遗憾,决定回归家乡重庆与母亲一起生活。 和第二集的家庭情况有点类似,都是三代同堂,都是生活习惯不同造成了许多困扰。 改造前的房子 但第四集家庭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因为他们的房子属于高隐患住宅,这也是设计师秦振在本期中最大的挑战。 通过仔细检查屋内状况后,设计师确定出3个需要马上解决的安全隐患: 在设计师本间贵史的启发下,秦振最终确定了一个最适合老人居住的装修方案。 改造后的新家中,设计师摒弃了传统的空间布局,将客厅与阳台融为一体。 新的客厅既满足了餐厅的需求,也承担了夫妻二人的办公需求。 阳台被改建成了一个露台花园,丰富了家人的业余生活,满足主人多多陪伴母亲的愿望。 而阳台区域特殊的弧形空间,则是专门预留出来给宝宝使用的游乐区。 客厅背景墙兼具收纳和背景双重功能,无处不在的收纳设计也为一家人的便利生活提供了保障。 便捷、宽敞、明亮的洗漱台和卫生间既解决了一家人上厕所的问题; 又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也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 设计师专门打造的老人房无论是在灯光照明、收纳、舒适度上都能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隔音设计让老人家能够安心入睡,不受外界打扰。 —结语— 其实家装类的综艺并不少见,就在《梦想改造家》推出前后,也有不少家装节目,像是《WULI屋里变》《百变吧星居》《暖暖的新家》《就匠变新家》等等。 它们的井喷现象,是不是也能说明当代人对理想家庭的愈发深切的向往和追求呢? (来源:凤凰网家居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