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5月26日):电子阅读

 县城日记 2020-10-22

北京世园公园.  

去年10月底,去北京,打算去世博园转转,但被告知十一长假过后,就闭园了,没能看成。2020年4月28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世园会园区正式命名为“北京世园公园”。北京世园公园保留了世园会原有的主要场馆、演艺中心、室外展园和公共绿地等,新建展园、展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样的话,估计全年都会开放。

  繁体字

近年来,许多教育界、文艺界人士和社会贤达倡导恢复繁体字。到底有无必要恢复繁体字,恢复它,到底是重文化的表现,还是无意义的瞎折腾呢。其实,我觉得,恢复不恢复繁体字意义并不大,繁体它简体是为了方便书写,文字只是一种记录工具罢了。易中天说:现今大陆太多“拥繁者”,就是一群伪文化精英。这种心态,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且会将繁简讨论引向假屎臭文的恶趣味之中,干扰客观理性的判断。文字,本质上不过记录语言的符号,工具性是其核心属性,没必要因会多划几笔——还是电脑输入的,就自诩高人一等,装腔作势地意淫出高大上的感觉出来,沦为故弄虚玄又不明所以的复古主义。

 电子阅读

朋友说,这两年,他通过手机,阅读完了四大名著及至少20本以上书,是他前十年读书的总和。对于电子阅读,我一直持排斥态度,总觉得不靠谱。朋友说,他这些书都是在地铁上读完的,他每天至少要坐两个小时地铁,以前是刷刷朋友圈,看看八卦,时间都浪费了。后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这样断断续续下来,读了不少书,和纸质书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并且方便,应大力提倡,少刷朋友圈,多读电子书。电子阅读已成为当今阅读的趋势,主要是我们要认识读什么的问题,你想想一边没时间进行纸质阅读,一边是打开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你说哪一种更方便呢。其实,现在纸媒上有的,网络上都有,从文学名著到文艺期刊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关键在读什么的问题,和我朋友一样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不论电子还是纸质。所以,通过朋友的例子,也改变了我的个看法,读书不在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就看你读什么。 

 世界读书排行  

以色列人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60本,排在世界第一位,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文盲的国家,犹太人聪明、会做生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他们的聪明也离不开他们爱阅读的习惯。日本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40本,排在世界第二位。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站里大多数日本人盯着的是书本而不是手机。法国人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20本,排在全球第三位。法国人看书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他们都长期保持着阅读的习惯。韩国一年的人均读书量为11本,排在世界第四位。中国人一年人均阅读书为4本。关注我公号的朋友,你一年读了多少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写留言留下2019年一年读书量,并推荐一本好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