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5月29日):广告和故事

 县城日记 2020-10-22

广告语.  

其实一些广告语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电视广告上每天都有“洗了一辈子头发,你洗过头皮吗?”没记住是什么品牌的洗发水,但觉得这个广告就经不起推敲。洗头发的时候难道不洗头皮吗。还有什么“头皮好,头发就好”。那么秃子头皮不好吗,光亮光亮的,电灯泡一样,头发好吗?总觉得,有些广告就是忽悠人,一个傻瓜给一群傻瓜讲故事。

  故事

前些天在卧马山村发现一块乾隆年间土地界碑,放在田野上,并且保存的很好。有朋友说,假的吧,不然为什么没有拿去。这是有故事的,据村上的老人讲,多年前,有一个人把这块碑拿到自己家里,无非是想卖个钱,但家里不顺序,连连出事,后来把碑放在了原地,自然家里就太平了,以后再没有人敢打这块碑的主意。自然就安静地藏在地头的草丛间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丢穷

看电影文学剧本《丢贫》,应该是丢系列的第四部,是关于脱贫攻坚题材的,帮扶干部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帮助莲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剧本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花儿入手,以花儿登上世界舞台结束。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展现了各级部门和干部真帮扶、实帮扶的感人事迹。在今年实现全面小康、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时间节点上,推出这部电影,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现实意义都非常大,《丢贫》与已上映的《丢羊》《丢人》《丢心》一脉相承,是我省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期待早日开拍杀青。

 米拉尕黑.

《丢贫》的主人公之一米拉尕黑是民间花儿王,妻子难产去世后,意志消沉,生活贫困。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把花儿唱在了世界舞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开创了幸福生活。刚开始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给主人公取这么一个长并且难记的名字。问了一下,是有原因的:原来是东乡族一位民间英雄的名字,让主人公叫这个名字,意义重大。

很久以前,一位英俊出色的猎手米拉尕黑,用箭射下一片月亮,得到一面月光宝镜,而镜中留有一位叫海迪亚的美女的身影。米拉尕黑得到智者的指引,找到了海迪亚,以宝镜作媒证和聘礼,约定第二年完婚。但就在他们准备举行婚礼时,战争发生了。米拉尕黑跨马出征,抵抗入侵的敌人,当米拉尕黑远征时,财主恶少马成龙请来魔鬼给海迪亚喝下迷魂汤。战后米拉尕黑赶回戈斧山,而海迪亚已失去记忆。米拉尕黑得到智者和风雪宝驹的帮助,在马成龙娶亲时救出海迪亚,并且用他们彼此相爱的往事和月光宝镜唤起海迪亚的记忆,一对经过重重魔劫的情人,在玛瑙海边举行了婚礼。东乡族诗人汪玉良曾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叙事长诗《米拉尕黑》。民间故事“米拉尕黑”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