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9月2日)硖口记(之六)

 县城日记 2020-10-22

硖口诗文.  

硖口是古丝绸之路北线必经之路,虽然硖口一带干旱少雨,但也会偶遇暴雨洪水,河道高低不平,因此在泽索谷半山腰有马道,行人则多从峡谷内的河道里行走。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韦应物途经硖口,也许就是在硖口古城的客栈里灵光一闪,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诗篇。还有隋炀帝杨广西巡,有专家考证是在勒县会见27国使臣,召开了第一届世博会,并写下了《饮马长城窟行》的著名诗篇。著名诗人梁积林是山丹人,他无数次到硖口,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在写到:我和我的马/像一根线/穿过针鼻一样的硖口。 而山坡上,被一夜雨水叫醒的是/一块石碑上,古人用一碗豪酒凿下的:/ “锁控金川”。硖口的形象呼之欲出。

 硖口传说 

硖口由于特殊的位置和独特的风景,留下了“天现鹿羊”“石燕高飞”“石硖封云”“日勒翻影”等传奇和美景,被誉为古代山丹八景;硖口汇聚了天南海北的各色人等,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有狄青的传说、隋炀帝会见二十七王国使、杨满堂西征、王进宝鞭打大草滩等历史人文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硖口的美好祝愿。

 狄青墓的传说.

古时的硖口一带水草丰茂,否则不可能在此建立马场,但后来干旱缺水,传说与狄青石棺闭水有关。西汉征西大将军狄青平定匈奴,镇守硖口,呕心沥血积劳成疾而亡。下属爱戴他,找来能工巧匠,用石头雕刻出一口千年不朽的石棺。将镶嵌有闭水宝珠的“珍珠汗衫”穿在狄青身上,以石棺葬于石硖口的山洞中,将石硖口的潺潺流水堵塞,于是河水猝然干涸,后来连年干旱。也有传说狄青埋葬于峡口南焉支山下黄草滩,昔日水草丰美的黄草滩逐渐荒漠化。千百年,人们依据此传说寻找狄青坟墓,并发出“谁能找到狄青墓,富足山丹一县人”的千年期盼。传说如果是真的呢,也说不上。比如张献忠沉银不也是从传说变成了现实吗。如果能找到狄青墓,不亚于海昏侯墓的发现。

石燕高飞.

传说霍去病大战匈奴于硖口下,就在千钧一发之时,突然从天空飞来一群石燕子,遮天蔽日,打乱了匈奴部署,汉军乘势追击打败了匈奴左贤王,收复了焉支山。使匈奴发出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哀歌。后来“石燕子”就成了胜利的象征,吉祥的象征。

其实石燕子是一种与“三叶虫”共生的古生物化石,埋藏于祁连山脉,当地人挖煤时发现形似燕子的石头,遂起名叫”石燕子”,也叫“催生鸟”。据韩国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三亿两千万年的历史。在我老家龙山的土山上,小时候挖土时也挖出过石燕子,大的有拳头大小,小的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链接:

1.    硖口记(之一)

2.    硖口记(之二)

3.    硖口记(之三)

4.    硖口记(之四)

5.    硖口记(之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