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10月10日)钟鼓楼

 县城日记 2020-10-22

对一双鞋子的猜想  

去阿右旗,在路边停下来方便。看到一双鞋子整齐地摆放在路沿下沙滩上,应该有七成新,只是让太阳晒的褪色了。于是朋友们纷纷猜测这双鞋的来历。有人说,可能是什么人扔的,但又不像。看到边上有饮料瓶、还有方便面盒子,最后大家推测,应该是路过的大货车司机停下来休息时忘记的。为什么一定是大货车司机,因为这条路上大货车很多,并且道路平直,司机容易疲劳,在相对干净平展的地方停下来休息进餐后还要赶路。天气炎热,司机把鞋子脱了在路边海滩上吃喝,吃喝完直接上车走了,发现时已走出老远,就扔下了。

 酒泉钟鼓楼.

酒泉钟鼓楼上共有六块匾额:门洞十字形,与街道相通,行人可以通行。门洞顶部东西南北有四块匾额:分别为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二楼东西两面悬挂:声震华夷、气壮雄关两块匾额,南北则无。

  张掖钟鼓楼. 

张掖钟鼓楼建筑模式与酒泉钟鼓楼相似,但匾额众多,与酒泉钟鼓楼匾额不同,门洞东西南北分别是:旭升、宾晟、迎薰、镇远。二层东西南北分别为:金城春雨、玉关晓月、祁连晴雪、居延古牧,三层东西南北分别为: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

 两座钟鼓楼的历史.

查阅资料:真正意义上的酒泉钟鼓楼比张掖钟鼓楼早100多年,结构相似。酒泉钟鼓楼最早修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公元346-353年),初为东城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扩展城垣,将原东城门留于城中央,穿通四条大街,上部建木楼,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整修城楼,砖包鼓楼台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鼓楼毁于兵火。现存的鼓楼,是清朝光绪31年(公元1905年)重修的。

张掖钟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焚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