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如何确定?

 璞琳说法 2020-10-22

推荐阅读:有关民商法的文章与资料

民间借贷最高年利率不再是24%,已改为借贷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哦! 

——————

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如何确定?

黄璞琳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8月19日公布的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6号),落实民法典关于“禁止高利放贷”的原则精神,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并对利息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等条款作出对应调整。

具体来讲,民间借贷新司法解释公布施行后,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司法保护的民间借贷利率:

其一,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其二,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的,区分借贷双方是否均为自然人,而作不同认定:(1)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即,只要有一方不是自然人的民间借贷,约定有息但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法院会支持付息,付息标准根据相关因素确定。

其三,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利率)四倍。若超过,则法院只会支持前述LPR利率的四倍标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2019年8月20日之前借贷,但新司法解释生效后起诉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可参照原告起诉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确定受保护的利率上限(一般来讲,此方式计算的上限,会低于以前的24%年利率限额,因为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

其四,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法院应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如,约定借贷20万元一年、年利率10%,但交付本金时预先扣除2万元利息的,那么,法院只会认定本项借贷实际交付的本金只有18万元,每年应付利息认定为18*10%=1.8万元。

其五,有条件地认可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即:前期利息滚入后期本金的相关条件是:(1)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2)借款人最终支付的整个借款期间的本息之和不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如:约定借款10万元、约定年利率15%、最初借期一年,借款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利率4.25%(其四倍即为17%)。最初借期一年届满时,借款人本息均未偿还,双方结算本息合计11.5万元作为第二期本金,仍按年利率15%计息,以此类似。此情况下,按照借款时一年期LPR利率4.25%的四倍计算,司法保护的最高年利率为17%;第一年借期届满时利息滚入后的本金为11.5万元,未超过司法保护的最高额(10*1.17=11.7万元);第二年借期届满时本息总计11.5万元*1.15=13.225万元,也未超过司法保护的最高额(10*【1+17%*2】=13.4万元);但若利息继续滚入本金,至第三年借期届满时,按合同约定利率计算的本息累计为13.225万元*1.15=15.20875万元,但此时司法保护的最高额为(10*【1+17%*3】=15.1万元)。

其六,有关逾期利率约定,同样不得超过借贷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其七,民间借贷合同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区分不同情况处理:(1)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是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即,此情形下,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借期内利率支付利息。

其八,出借人主张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其他费用之和也不得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即,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其九,如果借贷合同未禁止借款人提前还款,那么,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如,双方约定借款10万元、约定年利率10%、借期一年,且未禁止提前还款的。当借款人六个月届满时提前还款,那么,其应付利息按六个月计算,即,实际应付利息为10万元*10%/12个月*6个月=500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