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宝妈别再纠结了,看完这些利弊心里门清

 齐姐育儿 2020-10-22

宝宝终于满月了,妈妈的月子也坐完了,但此时妈妈们纷纷陷于两难的境地:

  • 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成长;

    另一方面又苦于生计,不得不外出打拼。



在两者之间不断纠结,很多妈妈最后还是选择了把孩子交给老一辈带。

为什么妈妈不能选择自己陪伴孩子成长,要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呢?

1、迫于生计

有的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爸爸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五六千,新婚没多久,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活脱脱的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甚至有些艰难。

这微薄的工资不仅仅要担负起家庭的日常开销,还要分担起一些意外的情况所需要的花费。

比如:孩子还小,非常容易磕了碰了或一不小心生病了,去趟医院就是大半个月的工资,剩下的工资只允许爸爸妈妈紧衣缩食。

别提抚养老人了,可能还需要老人的救济,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却还要老一辈的人花钱,换句话说,30岁还在啃老。

因此,迫于生活的压力,妈妈也不得不外出工作,分担一些家庭压力,补贴家用,这样爸爸也不至于那么辛苦。

2、要做自己

有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差,妈妈可能是个公务员、老师或者企业的职员,产假到期了,就要回去工作。

如果为了孩子丢了稳定的工作,实在得不偿失,而且对这些妈妈自己来说,丢了工作,意味着丢了自己。

一旦成为家庭主妇,也许便会渐渐与社会脱节。

  • 当一个女人的世界里只剩下孩子和丈夫,她开始不了解流行的元素,忘记了最初的理想与抱负,忘记了经营自己。

    每天满身的油烟味,只想着怎么给孩子和丈夫做好吃的,将照顾好他们当作是一项事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顾家庭,如此这般,怎么不与世界脱节?

因为没有收入,只能管丈夫伸手要钱,这样的日子,让夫妻两个人越来越不平等。这不禁让人想起,明星刘敏涛在事业高峰期选择息影,回家相夫教子,然而却在四十岁的年纪果断离婚,高调复出。

不平等的极限就是走向分离。

女人,要自己掌握话语权才能获得幸福,而掌握话语权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经济独立。如果不懂得爱自己,又怎么值得被爱?所以,妈妈们为了挺直腰板做自己而忍痛割爱,将孩子交给老一辈人带。


3、育儿观念差距大 

有很多家庭是和老人住在一起的,老一辈的育儿观念和这一代的家长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经常因为孩子产生一些矛盾。

自己的妈妈倒还好,毕竟是自己亲妈有啥说啥,过后还不会记在心里,但如果是婆婆的话,关系机会很容易僵化。

在坐月子的一个多月里,已经和婆婆积攒了不少矛盾,再这样争执下去,矛盾一触即发,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自己出去工作,也能减少婆媳矛盾的发生,这也是很多妈妈选择出去工作的一部分原因。

但不得不提的是,妈妈们选择出去工作,将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一辈的人都十分愿意。年纪大了,有一个小宝贝陪着自己,怡儿弄孙,不甚欣喜。

为什么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一辈带?

虽然出于各种原因,妈妈们选择将孩子交给老一辈的人带,但其实,孩子还是要自己带的好,不能完全放手交给老人。原因如下:

1)过分溺爱

孩子可能会被老一辈的人宠坏,在物质方面,毫不控制,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老一辈的人手里有些积蓄,尽管自己省吃俭用,衣服破了缝缝补补还能穿,但是钱花在孙子身上却是一点不含糊,甚至十分愿意。

隔三差五带着孩子买零食,只要孩子想要,不管健不健康,买就对了。再贵的玩具都毫不吝啬,只要孩子喜欢,多少钱也愿意买。

于是,孩子就这样被宠坏了,不知道爸爸妈妈挣钱的辛苦,只要想要的就非要得到手,这肯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思想方面,唯我独尊。

老一辈的人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这一个大孙子,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把孩子捧在手心,只要孩子受了欺负,不问对错,就要去讨回公道。于是,孩子便从来不知道自己错了,一副“全天下我最大” 的姿态,变成了“村头一霸”。

他们会想着:反正有我爷爷奶奶罩着,“你欺负我,我就让我爷爷打你。”这样的孩子,也许除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其他人都不会喜欢。

2)顾此失彼

很多家庭并非独生,这是指爸爸妈妈有别的兄弟姐妹。不巧的是,孩子的堂兄堂弟也都被老一辈的人托管。于是,老一辈的人就要面临同时管两、三个孩子。

  • 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老人年纪大了,根本顾不过来。



老一辈的人养了一辈子的孩子,到老了,非但不能安心养老,还要带孩子。带一个也就算了,还要带几个,如果孩子一起哭了,都不知道先照顾哪一个,晕头转向,怎么能照顾好孩子呢?

  • 另一方面,这有男有女的,一旦重男轻女,就很容易厚此薄彼。



老一辈的人都普遍具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那么家里是女孩就有些惨了。很多老人家,总把“大孙子”挂在嘴边,逢人就夸自己的大孙子,可这对一起长大的女孩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啊。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对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不理想的潜移默化影响

活动场景。

老一辈的人因为年纪原因,很多社交都变成了茶馆、菜市场、广场等地。

于是,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穿梭于这些地方,每天和各式各样的爷爷奶奶打交道,听他们张家长李家短,学会了广场舞的魔鬼步伐,看懂了麻将桌上的五五六六,听明白了哪家的媳妇不厚道,哪家的儿子不乖巧……

哪一个妈妈愿意孩子整天学这些东西?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多待在书房里看书,多玩一些益智类游戏等等,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人无法带给孩子的。

“消极”的态度。

老一辈的人,已经走进了人生的冬季,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还有什么没见过?于是时时处处流露出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状态。比如:很多老人觉得,人的一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开心就好,什么都不必太过纠结。

他们几乎到了没有什么欲念的年纪,儿孙满堂,吃穿不愁,还奢求什么?

然而老了之后所悟出来的一些所谓的人生真理,很多时候并不适合正在成长的孩子。

  • 一个无欲无求的孩子,怎么经得起这竞争激烈的社会的考验?

    正是因为有想要的,所以不断争取,才有所进步,这才是孩子该有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虽然出于多种原因,妈妈们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一辈的人带,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当孩子3岁后开始记事,开始上学,便一定要亲自带。

在孩子性格、认知形成的关键期,妈妈们也要尽可能做到不缺席。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成爸爸妈妈心中所愿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