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士重九鼎

 江北大汉 2020-10-22

在中国古代,“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群体非常庞大,构成也相当复杂。比如说,在战国之时,单单是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的著名的谋士,就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武士(将领)则有吴起、孙膑、田忌、廉颇,文士则有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而在那个时代,属于诸子百家的“士人”则更多,如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墨家的墨翟。法家的韩非、李斯等等。而不论是在什么时期,这些被我们称之为“士”的人,往往都具有这样的共性,那就是他们一定是掌握了某一方面的专业与技术的人,或擅谋略,或擅打仗,或擅外交,或擅治国,或有辩才,或有文才等等,属于一个社会的“精英人士”。

“鼎”是三足两耳的食器,同时也是一种祭器。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在使用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士(这里的“士”指的是低级官吏)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因此,鼎'也就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07年(周赧王八年、秦武王四年),秦武王来到洛阳,看到周室所藏传国之宝九鼎,其中的雍鼎代表雍州,应属秦国,因此,他想取走,便与大力士孟说亲试其轻重。孟说将鼎举离地面半尺,力不能胜,急还于地;秦武王举鼎时,鼎亦离地半尺。就在他刚想方挪步的时候,不觉力尽失手,砸断了自己胫骨,当夜秦武王不治而死。——这应该是与“鼎”相关的最为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一。而“鼎”到底有多重,虽然说法多多,但因此可见大略。

 

将“士”与“鼎”相联系,称“士重九鼎”的,是南宋的洪迈。洪迈在他的著作《容斋随笔》中指出,“士人”在国家治理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

在“君子为国”这一章中,洪迈首先引用了《左传》中的一句话“不有君子,其能国乎?”肯定了“国君”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拥有国君,难道能治理好国家吗?接下来他列举若干史实,以说明古人对士人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战国时,晋国用计策从秦国争取到足智多谋的士会,临行时秦国的大臣绕朝对士会说:“您别说秦国没有人才,不过是我的计谋不被使用罢了。”楚国的大臣子反曾经说过:“凭着微不足道的宋国,尚且有不欺人的臣子,可以认为楚国就没有吗?”贾谊在《治安策》中论及匈奴对汉的嫚侮侵略时说:“本末颠倒到这地步而不能解救,难道能说国内有明智之人吗?”

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国君”对于国家治理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即便是有“国君”,可如果“国君”手下没有若干得力的“贤臣”——“士人”恐怕也不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即便是他们自己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所以,也确实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一个国家想要一统天下也好,想要和平发展也罢,没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什么也别谈。从秦国由西部“欠发达国家”逐渐走强,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历史来看,秦穆公、秦始皇们固然功不可没,可假如没有商鞅、范睢、蔡泽、李斯等的鼎力相助,秦国的霸业最终能成吗?就汉朝走向强盛,让四夷不能不臣服、不得不臣服的历史来看,汉武帝固然英雄豪杰,可假如没有霍去病、卫青等人的帮助,行吗?再往下,如唐代的“贞观之治”,我们不也可以看出在唐太宗李世民个人的英明伟大之外,魏征、房玄龄等人的巨大作用?

其实,也不仅仅是在过去时代,“士人”对于国家治理十分重要,就是在今天,“士人”的作用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知识与技术越来越专业化的时代,国家这台庞大的机器倘要正常运转,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士进行操控。因此,能不能知人善用,能不能充分地调动“士人”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