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贤者

 江北大汉 2020-10-22

百里奚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人物,曾经担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天的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但是,对他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到秦国的,不同的的典籍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百里奚是秦穆公拿五张羊皮向楚国赎取的。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公元前前655年,晋献公送给虞君白玉和良马以借道伐虢,在灭了虢国之后班师回朝的路上,顺便灭了虞国,俘虏了虞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此后,晋献公将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出嫁时的陪嫁奴隶送到了秦国。百里奚寻机逃离秦国跑到宛地(今河南南阳),结果在楚国边境被楚人捉住了。穆公听说百里傒很有才能,想用重金赎买他,但又担心楚国不给,就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楚国答应了,交出了百里奚。

另一种说法是,百里奚为解决到秦国的盘缠,他将自己卖得了五张羊皮的钱,最后来到秦国。这一说法在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也能找到证据。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百里奚原本是楚人,因为听说秦穆公贤明,对他十分向往,想到秦国去但却没有盘缠,因此将自己标价五张羊皮,卖给了秦国人。到秦国后,他被派去喂牛。一年之后,秦穆公听说了这件事,把他从牛嘴下提拔上去,因此百里奚由奴隶一跃而为朝廷命官。支持这种说法有《战国策》、《韩诗外传》、《说苑》等古籍。

有意思的是,对于“五张羊皮”到底是百里奚自卖的“价钱”还是被秦穆公所出的“赎金”,昔日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也曾经进行过探讨。而孟子观点是,百里奚将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以此来寻求接近秦穆公的机会的说法并不可信——此一说法应该是好事之徒捏造出来的。理由是什么?是百里奚是贤者,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他不可能为了接近秦穆公而采取这种肮脏、自取其辱的做法。

百里奚委实如孟子所说的那样,属于贤者、智者。晋人借道虞国伐虢,虞国的大臣宫之奇告诫虞公此举太过危险,不能答应,而百里奚却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因为他知道虞公是没有办法劝阻的——在晋国人用来贿赂的良马和美玉面前,虞公很难把持自己保持理性。他同时因为预见到虞国将要灭亡,所以,早早地就离开了。而到了秦国,作为秦国的卿相,帮助秦穆公治理国家,为秦穆公赢得生前的威名与流传后世的美誉,等等,不都足以看出百里奚过人的智商、能力?所以,对于百里奚这样一个属于贤者和智者的人来说,是不可能选择那种有损自己的人格和形象的做法——把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的。

孟子的说法听上去振振有词,但却经不起推敲:贤者、智者,总体而言他们的道德和品德确实在一般人之上,但是,谁能保证他们可能出现“私字一闪念”或者说“一时糊涂”呢?俗语就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人无十全,瓜无滚圆”,成语则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而在我们身边,聪明人做糊涂事——也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难道说还少吗?至少我们就该记得邓公对“毛泽东的评价要三七开,我只要四六开就满意”了的语录吧?这其中的“三”和“四”,是不是就指的这类“失误”乃至“错误”呢?至于某些政治人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情况,事实上也并非没有。

永远正确、永远伟大和英明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非现实。所以,我们无需对错误、缺点之类竭力否认、掩饰乃至美化,以努力维护某些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或者说高大全。也可以说,只有孟子们正视现实,少些主观臆断与混淆视听,那么,很多历史的真相方才有可能浮出水面,这世界也才会变得更清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