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性

 江北大汉 2020-10-22
人海茫茫,假如你想成为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人,假如你希望更多的人欣赏你,假如你希望能够承担更加重要的工作,那么,你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是重视个性的培养,向更多的人展示你的个性、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赞赏》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庾亮任护军将军的时候,托廷尉桓彝代找一个优秀的属官,过了一年竟然还没找到。桓彝后来碰见徐宁,并且很赏识他,就把他推荐给庾亮,并介绍说:“人们应该有的,他不一定有;人们不应该有的,他不一定没有。他确实是海岱一带的清廉正直的人士。”
庾亮是什么人?乃是东晋名士加名臣,晋明帝的皇后庾文君的兄弟,在晋明帝驾崩之后,曾经与王导一起共同辅政。他对属下的要求,必定是比较高的。而他之所以拜托廷尉桓彝替他找一个属官,一定是在他视野所及的范围之内,尚未发现这样的人选。而桓彝推荐给他的徐宁,又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缺乏很具体的资料;然而,从桓彝的介绍中看,他显然应该是一个十分有个性,与众人有些不一样的人:“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是不是说的这层意思?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普通之人多的是,个性之人相对较少。也可以说,能够在中国历史拥有一席之地的人,也不管他是什么家,一定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举例说,三国之时的曹操为什么让人难忘?是因为他的“奸”;诸葛亮为什么让人难忘?是因为他的“智”;关羽为什么让人难忘?是因为他的“义”——太多共性会让人泯灭在茫茫人海中,而个性则让人拔地而起卓然独立于世人面前。这样的人因为稀缺而宝贵。
对庾亮来说,随便要找一个普通的属下真的是太容易了。鉴于他的位置与影响,相信只要他相关的信息散发出去,毛遂自荐者必定摩肩接踵;愿意帮助推荐的,也一定不在少数。但是,这其中能够如徐宁一样“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的却不会很多;不仅不会很多,而且可以说一定是凤毛麟角。否则,庾亮也就不会委托桓彝去帮他这个忙了。当然,桓彝自身也有过人的识人的本领,徐宁便是他一个偶然的机会,相识、相知,然后隆重推荐给庾亮的。
徐宁后来被授尚书吏部郎,进号左将军,迁江州刺史,未拜而卒。而吏部尚书郎隶属于吏部尚书,主管官吏的选任、铨叙和调动等事务,对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有建议权,是很重要的一个职位。而徐宁从一个小小的县令直接提拔到这个位置上,足见庾亮对他的器重。但有些可惜的是,由于过早辞世,因此,徐宁没有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更多的足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