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谓贤

 江北大汉 2020-10-22
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把袁绍迎到冀州,他的部下耿武、闵纯、李历、赵浮、程涣等人规劝和制止他,他不听,结果,袁绍到冀州之后,这几个人都被杀了。同样是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的益州牧刘璋,迎刘备入蜀,试图借助刘备之力对抗曹操,主簿黄权、王累,名将杨怀、高沛等劝阻他,刘璋对他们的意见不仅是不予采纳,还赶走了黄璋等人——这二位名将后来被刘备杀死。西晋时期的将领王浚受石勒的欺诈,督护孙纬与将佐们都希望他能抗拒石勒,匪夷所思的是,王浚大怒且要斩杀他们;这些人后来终究被石勒所杀。
对于耿武、闵纯以及杨怀、高沛等人的遭遇,南宋洪迈感慨万千:“武、纯、怀、沛诸人谓之忠于所事可矣,若云择君,则未也。呜呼!生于乱世,至死不变,可不谓贤矣乎?”(《容斋随笔·卷十三·韩馥刘璋》)
洪迈对武、纯、怀、沛等人的评价,无疑是基于封建社会的君臣要求,即“文死谏、武死战”,哪怕是因为进谏而掉脑袋,舍弃自家性命。而假如我们拿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这些文臣武将,那么,就不能不承认他们委实对于所事奉的主子真的是忠心歇耿、死心塌地;因此,洪迈对于这一点高度赞赏可以理解的。不过,他对于这些人在“择善而从”——选择圣明之人并为之效劳这一点是,又是有所保留的:“若云择君,则未也”就是证明。同时我以为,他这样的看法也一定能够赢得很多人的认可。然而,洪迈认为他们“可不谓贤矣”——“能说他们不是贤人吗”的说法,我以为又是值得商榷的。
所谓“贤人”,指的的“有才有德”的人,或者说“有德行;多才能”的人。《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思贤如渴”的“贤”就是这意思。什么是“德行”?简单说就是“道德品行”。而在旧时代,对于做臣子的来说,尽忠于主子,也不管他是否圣明,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最大的“德行”。之所以要倡导这样的思维与标准,那是为了维护既有的秩序,为了维护王权的绝对地位。至于这样做,对国家、民族、人民有利还是有害,则不在考虑之中;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王权自身的可持续,也不在考虑之中。因此,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择往往带有相当的盲目性。所以,所谓“择善而从”只能是相对的,比如魏征选择了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在历代帝王之中,李世民无疑属于善于纳谏的;也只有奉事这样的人才有价值,并且至少可以避免因言获罪的悲剧。
耿武、闵纯以及杨怀、高沛等人的悲剧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选错了尽忠的对象,尽忠的是“昏君”;为“昏君”尽忠,恐怕不能算是有“德行”吧?因为你这样的“尽忠”或许有利于“昏君”,但对社稷、百姓呢?是有利还是有害?并且面对这样的主子,又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进谏方式,最终让自己脑袋搬了家,这样的人能够说“多才能”吗?不能,而洪迈却给了他们这样的评价,恐怕与他“只缘身在庐山中”——同为人家的臣子,并且从小就接受的这样的教育有关;也与他的社会角色或者说身份有关:此君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副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他的“屁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脑袋”。
需要说明的是,那几个拒谏的“昏君”之人,最后也没有好下场:韩馥后被袁绍计夺冀州,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于是在厕所中拿刻书用的小刀自杀了;刘璋引狼入室,遭到刘备谋算,不得已投降,被迁往荆州公安(今湖北公安),于220年病逝于荆州;王浚在大乱后产生不臣之心,又与段部鲜卑(晋朝至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鲜卑部族的一个支系,其根据地约在今中国河北省北方辽西走廊一带)交恶,最终为石勒所败而被杀。即便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耿武、闵纯及杨怀、高沛等,我们恐怕也不能是说他们“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