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很多人行善,却得不到善报?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0-10-23

在末学文章的评论中,很多人经常问:“为什么自己经常行善,却得不到善报呢?”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所以今天末学就专门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行善,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是为了求得现世的福报,才去积极地帮助别人。其实,凡是带着欲望心、满足心、虚荣心、寻求安慰的心等等各种各样的目的,去有意行善,去寻求福报的,都不是什么真正的大善,所以得到的回报就很小,就很有限。因为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有些人就开始抱怨了,就开始怀疑了。

真正的大善是什么?是指人的慈悲心,“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愿意将其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慈心非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好比我们的脚受伤了,我们的手就会主动去帮助脚,这是非常自然地,没有任何条件。凡是有心、有我、有所求、讲条件的,都不能算什么大善。

真正的善行,是无怨无悔地帮助别人;是没有任何表现地帮助他人;是忘记自己利益得失地帮助他人;是毫无所求地帮助他人;是不求结果地帮助他人;是不刻意地帮助他人;是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地帮助别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善,才是难能可贵的善行。否则,凡是有所求地去行善,都不算真正的善,往往都会难如人愿。越求就越得不到,这也就是佛教常说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所以《金刚经》上讲:“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不住于相”就是说行善要心无所住,没有任何想法,不要总想着帮助别人会有什么利益得失,不要总想着自己曾经帮助过什么人,也不要总想着为帮助别人付出了多少代价。经上又讲:“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要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自自然然地,行善之后心里什么挂碍都没有,要忘得干干净净。这样行善,我们就很轻松愉快了,得到的回报也会很丰厚。

越是无心的善行,就越会得到善报;越是有所求的善行,就越不能让人如愿,回报就越少。为什么我们行善却得不到善报?这就要自己好好反省了,我们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是有所求还是无所求?

所以人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福报,才去主动做一些善事,那样的结果往往会令人失望,不但没有回报,还会带来烦恼。要懂得顺其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心、清净心,人生才能更顺利,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