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赵庆海︱致敬,共和国老兵

 陈晓春 2020-10-23

 




致敬,共和国老兵

文/赵庆海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自古就崇尚和平、和谐、和睦的理念。我们渴望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所以每当战争来临之时,除了战斗,别无选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了统一朝鲜半岛,得到前苏联默许的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势如破竹,几乎将韩国军队赶到了海边。然而9月美军仁川登陆,几乎将朝鲜军队腰斩,使其迅速溃败,全力收缩。可见国际政治形势从来都是大国角力的结果,而且战火一直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境内的丹东地区也遭到了美军的轰炸。

打,还是不打?摆在了新生共和国领导人的案头。且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就封锁了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海峡两岸分裂至今。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抗美援朝、御敌于国门之外。应朝鲜政府的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经过中朝军民的浴血奋战,1953年7月双方签定《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新生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朝鲜半岛也为中国赢得了近7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岁月更迭,花谢花开。如今已然到了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 当年那些被大作家魏巍称作“最可爱的人”大多做古。国庆前夕,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黑龙江省龙江县文联组织部分会员,对县域内仍然健在的几位抗美援朝老兵进行了采访。

让我们透过岁月的硝烟,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镜头一。时间1950年十月。地点,祖国东北吉林省长岭县,大地金黄,层林尽染。此地西接科尔沁,东邻张广才岭,民风中既有草原民族的彪捍善战,又有山里人的质朴刚毅。青春少年贾俊兰应征入伍,加入了东北野战军第40军。第二年,也就是1951年的正月里,当人们还沉浸在农历新年的喜悦中时,经过两个月的整训贾俊兰和他的战友即开赴朝鲜战场。贾俊兰所部为高炮部队,武器都是从苏联进口的高射机枪。老人回忆说当时我军没有制空权,火车夜行朝鲜定州,为了避免敌机轰炸,只能熄灯前行。再后来全靠步行。英勇的我军战士边打边徒步行军,激战40天,一度越过“三八线”,打到韩国的首都汉城(今叫首尔)以南的地区。

战斗紧张激烈,惊心动魄。他们的部队在朝鲜的高望山守坑道。第一天战斗了2个小时,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第二天战斗了四个小时。轰炸激烈时,他眼见着肖姓战友被炸弹掀起的土和气浪埋在坑道里却无能为力。战至最后,十二人只有一人生还。

战争虽然艰苦卓绝,但军纪依然严格。由于食物短缺,便借用朝鲜老乡的稻谷,在树桩上挖坑舂米,待后方的高梁米补充上来后即加倍奉还。体现了中国军人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

采访结束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同行的文友车钥匙在口袋里露出了半截,老人随手一塞,轻轻放回。多么善良,多么有爱的老兵啊!


镜头二。时间,1947年。地点,河北小村方家营子。燕赵大地,自古就地灵人杰,英才辈出。这一年18岁的英俊小伙于普勤替哥参军,成为众多老兵眼中的新兵蛋子。八岁就开始务农的他,只有在九岁时上过一年的学,没有文化,成为他终生的遗憾,也是他后来不断学习进步的动力源泉。

参军后不久的于普勤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他所在部队第三野战军26军参加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场大决战之一的淮海战役。

在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役中,于普勤负责扛送架设翻越壕沟和城墙的云梯,可谓冲锋在前。由于在此次战役中机智勇敢的表现,为部队行军歼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普勤荣立三等功一次,是为其军旅生涯第一功。并且,火线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随后,于普勤所在部队又参加了济南战役。

1949年4月20日晚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于普勤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按照毛泽东和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红旗飘扬在总统府上空,成为永恒的经典瞬间。正如斯,伟人激情澎湃,留下那首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而于普勤也因在作战中更为勇猛,无畏牺牲,荣立二等功一次。

正如伟人诗中所述,亦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随后的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过程中,于普勤及其所部来到大上海,当时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为了尽量减少对城市面貌的损坏,我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残酷的巷战,逐街推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此次战役中,身为班长的于普勤不仅骁勇善战,又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普勤及其所属部队入朝作战。并于1952年10月参加了那场被世界军史称之为“绞肉机”的上甘岭战役。此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投入兵力4.3万人,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兵力6万余人。双方持续鏖战43天,反复争夺阵地59次,我军共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军威国威,向世界展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涌现了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此时早已成为排长的于普勤,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又荣立二等功一次,成为这个光荣的“万分之一”,可谓青史留名!

上甘岭战役的坑道作战,我们在影视作品中有所耳闻。但真实场景应该比其更艰苦,更惨烈。在一次穿插迂回作战中,当他们冒着战火又返回原地时,先前驻守的战友无一幸存,全部壮烈牺牲!上甘岭的炮战,世界闻名。炮兵的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二战的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2米。正因如此,于普勤也被那隆隆炮声震得耳朵失聪,越来越聋。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死也扒层皮”!

   老人很谦逊,非常低调,梳着八零年代的大背头,身着中山装。虽住楼房,但室内还有年代感非常强的八仙桌。一让其谈起这段历史,总是摇头摆手,说那干啥,能活下来就很满足了!


镜头三。时间1951年,地点,黑龙江省景星县杏山区(现龙江县杏山镇)。早在1946年此地就建立人民政权,革命思想业已深入人心。18岁的东北小伙孟昭玉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高射炮兵。

第二年,19岁的他随部入朝作战。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为了减阻敌机的轰炸破坏,高炮部队大都守卫在道路桥梁、火车站等战略要地。

有一次敌机频繁来扰,战斗持续了一天。由于时值冬季,天寒地冻。与高射炮炮筒越打越热截然相反的是,野外用餐的碗越打越小,筷子越打越粗。何也,刚刚要吃饭,有敌机,刚刚要吃饭,有敌机,如此反复,碗筷都结冰了!老人回忆起这段经历居然用上了排比句式,东北人那种天性的幽默诙谐,看来是传承已久,其实这更是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于饮食结构单一,长期吃不到青菜,许多战士都患上了夜盲症。老人回忆起那用十轮大卡拖行的高射炮时眼睛里又充满了亮光,激动的他又给我们高歌了一曲那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年弹指挥间,彼时青春年少的帅小伙如今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尽管这几位老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晚年生活,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经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对于曾经的过往,英雄的昨天,他们从来不予炫耀,淡然处之。当他们从朝鲜归来,没有陶醉在鲜花和荣誉里,没有留恋城市的灯火辉煌,而是再次听从祖国的召唤——开发北大荒,扎根边疆,在天寒地冻的白山黑水间奉献青春,穷其一生,悠悠雅鲁河,巍巍朝阳山成了他们殊途同归的第二家乡。其胸怀,其高风亮节,在当今社会着实是一股清流。

战争早已远去,但身处和平与安宁中的人们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共和国筑起坚固长城的老兵英雄们。时代呼唤抗美援朝精神,时代需要抗美援朝精神!弥足珍贵,永放光华的抗美援朝精神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奉献主义以及国际主义,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如今,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犹如灯塔,仍须继续将其发扬光大。尤其是当今面对美国在经济上封锁,外交上打压,军事上武力恫吓的形势下,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致敬,共和国老兵!

致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作者简介

赵庆海,笔名乐在途中。景星人,曾作过教师,农民,现为个体工商户,喜旅游,爱文学,好写作。龙江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发表于网络平台,代表作《话说缸窑》,《家乡的西河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