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来表扬林心如的

 新用户2356fYUI 2020-10-23

我不是来表扬林心如的

——与菜虫共读的一些做法

文/蔡朝阳

据说本届金马奖,林心如苏有朋上台作为颁奖嘉宾,此时背景影像是《还珠格格》,音乐则是其主题音乐。苏有朋调侃说,转型不容易,何苦打回原形。林心如说,不是每年暑假都会被打回原型一次吗!

我不是来表扬林心如机智的。不过每年夏天,格格都要还一次珠,倒是真的。这说明家教之中的一个问题:有多少家长,因为各种原因,将孩子丢给了电视。

关于电视,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有很多经典评论。他认为电视让人浅薄,因为图像的传播方式不利于逻辑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这一点我极为认同,沉迷电视与阅读书籍会培养出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前者重在娱乐而后者更喜欢独立思考。因为重娱乐,于是相对浅薄,于是更容易失去是非判断能力,于是更容易被奴役而不知自由为何物。这一条逻辑链可能不严密,我只是描述一个大概的情况。

近年来儿童阅读被广泛地重视了。优秀的儿童读物出版荦荦大观。这是当代儿童之幸。我说过至少当下的儿童比我们当年好,因为家长有的选。那么,有这么好的背景,作为家长,又如何在家里塑造一个环境,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便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爱上阅读呢?具体可以读一本叫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书,里面有很多细节介绍,是一本可操作的书。


我也有一些与菜虫一起的做法,写在下面以供参考。当然,关于菜虫,他除了被父母无原则溺爱之外,尚未表现出任何成为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人物的蛛丝马迹,两岁半时最喜欢抹桌布,三岁时的理想是踏三轮车,如今胸前飘着红领巾,背上扛着炸药包,问他理想,会被怒目而视。可见这个爸爸教育的失败。是以,做法虽然写了,但仅供参考,概不负责。

第一条,当然是父母自己爱读书。

教育常在耳濡目染之中,父母爱阅读,孩子自然也习染。贝克汉姆的儿子爱踢球,陈散原的儿子是大学者,这些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濡染。

第二条,把有线电视取消。

其实现在很多家庭都已经这么做了,但我在六年前取消有线电视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担心菜虫看电视,而是因为,我觉得,花钱买《新闻联播》看,不值。但随着菜虫成长,没有有线电视的好处就日见其妙。首先是家里没有电视依赖症。其次,不必看弱智的国产动画。再次,要看动画片,在菜虫的独立意志加强前,基本上是我决定的。我决定给他看迪斯尼还是皮克斯,反正不看《小魔仙巴拉巴拉》什么的。当然后来一年级左右菜虫自我意志加强,他强烈要求看《熊出没》,我拗不过,也只得随他。但父母有给他看最好的动画片的权利了,而不是拱手缴械,交给央视少儿台。再次,因为只用电视机看电影,所以每次我们可以互相商量看一个什么片子,可以约定时间,共度良宵。一般看菜虫挑选的片子,有时候我央求菜虫看一个我的片子,菜虫说你要是看你的电影,那不要看爱情片,我最讨厌什么破爱情电影了。

我们这几年看过的动画片好多,院线上映的非国产动画基本上都看,还有一些历年经典。大概有这么一些:《小鹿斑比》、《小熊维尼》、《疯狂原始人》、《疯狂外星人》、《怪兽大学》、《怪兽电力公司》、《神偷奶爸》12,《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诸如此类,记不得了。

第三条,自家里多些藏书,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书架。

我曾举我一个爱阅读的朋友的事例,他在厕所间,在坐便器边上也钉了一排书架,够狠的。给孩子一个独立书架是很有效果的一件事,将他的书放在一起,那是他的私人财产,建立归属感。每次孩子在书架前找书,都会令家长心里得意。

第四条,建立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

我们家里是晚上睡前。大约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前读绘本,现在则读各种书。这一习惯,自菜虫7个月起,每天必读,从无一天放弃。哪怕旅行在外,哪怕从外面玩回来,到家已经半夜,筋疲力尽,菜虫瞌睡懵懂,仍是坚持要爸爸妈妈读书,否则不睡觉。这一点,推荐《朗读手册》一书。

第五条,尽管现在网购很方便,但还是要创造机会带孩子去书店、去图书馆。

菜虫是在新青年书店和南方书店长大的,书籍是他的生活元素之一。我的书房里,书都堆在地上,菜虫还穿纸尿裤时,就拿《胡适全集》当座椅。后来长大一点,我就带他去新华书店,少儿部,让他自己挑书。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前面我说过我们对菜虫的动画片有要求,其实我们对菜虫所读的书也是有要求的,基本上确定在我认可的经典范围之内。这不是阅读审查制度,而是一个父亲希望他建立好的、纯正的汉语阅读口味的努力。但若是带去书店,则尊重他的选择自由,他选任何我看不上的书,我都会任他买下来。所以菜虫现在床头堆一堆书,一堆是我选的,一堆是他自己选的。包括《植物大战僵尸》都在他自己选的那一堆里。

周末假期,若是周边城市有书展之类,我常会带他去。今年上海国际童书展,菜虫参观了蒲蒲兰、小中信、蒲公英、青豆书坊、小象汉字等出版机构的展位。每次看到自己读过的书,都很开心,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在青豆书坊,他得到了曹俊彦先生的亲笔签名本,殊为珍贵。在小象汉字的展位,他喜欢设计成天书样子的图文书,爱不释手,毫不犹豫买下。在蒲公英的展位,他看到的“熟人”最多,“斯凯瑞金色童书”是陪伴他长大的最重要的读物之一。我打算写写菜虫与这套书共同成长的故事。


第六条,尽量多跟孩子谈论他正在阅读的书籍,以及近期感兴趣的影片。

父母跟孩子一起谈论对一本书的看法的时候,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去谈论,而非说教。我经常觉得,家长其实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装作无所不能的样子,既然是相处,既然他是孩子,那么就要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到孩子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经常会被孩子的提问刺激到一机灵一机灵的。我说,是孩子的提问,刷新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非相反。要是一时回答不出来,别以为这是家长的权威被挑战,一起去研究,追问这个问题的答案,岂不更好?

菜虫最近跟我与虫妈最多的问题关涉两个内容。一个是电影《头脑特工队》,这个片子他最近已经看了10遍以上,提出了很多具有学术初步意味的问题,我打算另写一文来说这个电影。还有一个内容跟最近睡前阅读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有关。之前近一年时间,都在读罗尔德达尔全集,一遍读完又一遍。读罗尔德达尔之时,他属于达利所谓的“生活模仿艺术”,每天自得其乐的游戏,都是书里的游戏,研制魔药无数,有的魔药,喝了直接会隐形。读了《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就不一样了,每天跟他妈妈讨论很多有初步玄思的问题,比如谈论比较多的是“儿童的权利”的问题,因为这个跟他切身相关。不过他也知道,这套书是法国人写的,所以经常会问,在法国,某件事是如何处理的,那么中国呢?他的标准是,凡是对他有利,则采纳,不管是法国还是中国。我很乐见他理性思维初步开启的样子,他的提问,日见其因为理性开始发育而显现的与其年龄相适配的深度。

第七条,了解你的孩子,观察他对某一类事物或者话题的敏感期,给以适时的阅读指导。

这一条首先要建立在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认识之上。孩子的成长自有其自身的节律,自有其自身的节奏。孩子不会完全按照家长你的要求来行事,所以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陪伴,不是拔苗助长,也不是拔着头发离开地球。有耐心,尊重客观规律,观察他,就ok。这样,当孩子有某些疑问时,展开适时的引导,才是最不赖的做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有点接近。比如对于历史的概念的认识,是需要他的理性有一定发育之后才能展开的。我举过一个栗子,就是如何给孩子解释两千年,必须有20个人爬梯子,每个人都在其前一人死后一年出生,如此20人在前,方是2000年。否则,在孩子们意识到时间这个概念之前,是没有历史的纵深感的。菜虫4岁时对地球的内部结构很感兴趣,但我只能给他讲“地球是粒费列罗”。如今,拿到《地下》一书,我们可以跟菜虫一起研究,这本不科学的书究竟文艺在哪里了。所以我们用一辈子在学习做父母,我们之前的学习,也都是准备。

为什么有的爸爸妈妈比较称职而有的爸爸妈妈手忙脚乱,甚至顾此失彼,跟你之前的准备以及现在的继续学习有关。对照我自己,其实属于顾此失彼型。菜虫很高大,但是动手能力不强,这就是我与虫妈在育儿中失去的彼。但我又有一个自我安慰,有一个谬见:缺点,即是这个人的特点。也就释然了。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么,电影和电视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很多人不给孩子看电视,却又热衷于给孩子看电影?这两者不同样是影像吗?这里就涉及电影与电视的区别。电视导致娱乐至死,而电影则是艺术,看电影至少有两点,第一,这是审美力的培养;第二则是思维能力的培养,看懂电影语言所需要付出的思考,可能比看懂一个悬疑小说更费心力。哦,前提是,国产院线电影除外。这样,林心如是谁,我们的孩子可能并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皮克斯,也知道CS路易斯,这就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