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无比焦虑的父母谈谈焦虑这件事

 新用户2356fYUI 2020-10-23

与无比焦虑的父母谈谈焦虑这件事

文/蔡朝阳

说到焦虑,这个恐怕我们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免不了沾染的。我还真不信,没有人没有焦虑。因为,一旦身为父母,就始终与焦虑相伴。就像中国有句古话说的那样,人生识字忧患始。一旦成为父母,终不免与焦虑相伴而生。我自己也很焦虑,但是我知道一件事,焦虑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需要在自己身上化解掉,不传递到孩子身上才好。因为孩子是很敏感的,我们的焦虑,都会被孩子感知到,从而影响到孩子。从不好的侧面讲,他可能会觉得是他没做好,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影响。

所以,今天我们的讲题是,如何与焦虑和平共处。

这个标题其实有三层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焦虑是始终伴随我们的。据说,焦虑首先来自于死亡恐惧,人们相信,生与死是一个线性序列的两端,我们的焦虑由此而生。既然有死亡,那么就有焦虑。

第二个意思是,其实,焦虑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适当的焦虑,会激发我们,给我们以动力。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焦虑不足为焦虑,为什么呢,因为,有些焦虑,其实是过虑。

所以,区分了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第三个意思才归结到,我们要学习与焦虑和平共处,保持适当的焦虑,以激活我们的生命状态,但又不过虑,淡定从容的做父母。

焦虑这个东西,我们来历数一下,我们身上可能存在哪些焦虑。生活的压力、事业的压力等等,都会表现为我们的焦虑,还有一种焦虑是形而上层面的,比如死亡焦虑,是对人生的有限性的一种反抗。

欧文亚隆曾说,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四个方面: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那么,活出意义来,就成为最大的焦虑的表现。

欧文亚隆又说,根本的焦虑源于个人的千方百计——也许是自觉地,也许是不自觉的——要解决生活中难以接受的事,要解决生存的“既定事实”。

但是,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层面,在每天的日常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种区分,哪些焦虑是我们的焦虑,是生命自己带来的,哪些是因为孩子而来的。因为自己的焦虑,我们要从自己身上去克服,这是自我认识的需要,而育儿的焦虑,则从身为父母的角度去考虑。这是两种不同的焦虑,既胶着在一起,又彼此区分,所以需要我们首先自我厘清。

举两个例子。

2015年年中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很焦虑。为什么呢?我觉得我自己的写作遭遇到了瓶颈。我再也写不出令我自己满意,或者觉得我有进步的文章了。而这个根源则在于,其实,我的思想见解没有崭新的突破。那段时间呢,恰好又是我开始转型,什么意思呢,刚好是我从一个基础教育的体制内的老师,想要成为一个儿童阅读的指导者。因为我发现,在中学里当老师,跟我想要做的教育,越来越远了。但是呢,做儿童阅读教育,我又刚入手,不得其门而入。于是我很焦虑。但是,这个焦虑,其实根源也在死亡焦虑之上。为什么呢,因为啊,我觉得人生只有一辈子,不可复制,不可再来,所以呢,我希望我要对得起自己活过,来过,有过生命这个事实。不是说,生命就是一种奇迹吗?那么,我的一生,我希望我能永远的,不断地挑战我自己的极限,不固步自封,不断超越自己的天花板。但这件事真的很难。所以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啊,因为你要不断挑战你自己的边界啊,这件事是很难的。所以大概有那么一两年的时间,我其实都很焦虑。但是这个是我自己的焦虑本身,是关乎我自我的生命感悟的,跟育儿这件事无关。所以呢,今天我们不讲这个,关于这些自我的身份变更带来的焦虑,我们只要做到一点:尽量在自己的身上完成自我更替。就好了。这是起码的,我们要认清,这是我与自我的关系,而不是因为亲子关系带来的,所以你需要把自己料理好,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育儿中去。家庭育儿中,最坏的一点就是,把自己因为外界而来的情绪,带到家庭内部,不能控制自己,甚至迁怒于孩子。这是最坏的一种亲子关系。当然,情感要真实,这是必然的,你心情不好,但又需要跟孩子面对的时候,最好跟孩子说实话:孩子,爸爸或者妈妈心情不好,但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爸爸自己的工作。但是孩子,你知道吗,一旦跟你在一起,爸爸的心情一下子就好起来啦。

第二个例子,这些焦虑,才是跟孩子相关的焦虑

因为,一旦身为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我们没办法不焦虑。比如我讲自己的一个焦虑,我家的娃,在2009年第一次上幼儿园之前,我跟虫妈就很焦虑。因为啊,这里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孩子一直在我们的羽翼之下成长,读幼儿园,是他第一次独立去面对一个陌生的社会环境,要跟陌生人,陌生的成年人和同龄人一起生活,那么,他会有这个能力,去独自面对这一切吗?

关于读幼儿园的焦虑,其实,我们的这一焦虑,其实持续了一年多。先是去找各种幼儿园,考察哪一个适合我们家的娃,但无论哪一个,有一个问题是始终无法避免的。就是,他第一次独立。所以我们做了两件事,来化解自己的焦虑。第一件事,是在决定去那个幼儿园之后,就经常带他去这个幼儿园玩,以便让他熟悉环境。第二件事呢,就是通过读绘本,让孩子在心灵上先接受去上幼儿园这个事实。那一段时间,我们读了一个叫做《汤姆去幼儿园》这个绘本。读了有半年之久,翻来覆去读这个绘本。那么,这个孩子,就在心理上已经去过无数次幼儿园了。后来,终于,这一天到来了,我们就准备了全套的这本书里描述过的内容,跟着书本做一遍,包括买小书包,买小铅笔,等等等等,完全按照绘本,跟这个孩子做一遍,让他觉得,去读幼儿园,就是做一件他熟悉的事情。最后,在送去幼儿园的那一瞬,我们还像书里写的那样,汤姆的妈妈在最后离开的时候,给了汤姆一条手帕,跟汤姆说,你要是想妈妈了,就摸一下这条手帕,就像妈妈在你身边一样。我们也按照这个方式做了。但是菜虫的妈妈没有手帕,只有一块餐巾纸,就把餐巾纸给了菜虫,说,你要想妈妈啊了,就摸一下这张餐巾纸吧。这个其实很有安慰作用啊。所以这个做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帮助孩子解决了分离焦虑,还有一个是,也减轻了父母的焦虑。

现在有一套书,叫做《兔小提》系列,其中也有一本关于上幼儿园的书,大致意思差不多的,推荐给刚要上幼儿园的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们亲子共读。

但是呢,这样的焦虑,不止一次啊,不久,三年的幼儿园结束啦,要上小学啦,可以,上小学可是比上幼儿园更加严重的事啊。怎么办?

我经常观察我的朋友圈,很多妈妈喜欢晒照片,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各种晒恩爱,秀娃。但是,一旦上小学,画风立刻就变了,变得苦大仇深,好像这个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恶魔了,其实,这个小恶魔,不是你家孩子,而是你真实内心的清晰投射,你想想,你的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可是,你的心态,却变了。

以上我讲的两个事例,就是很清晰的两个事例,一个是与自我有关的,一个是与孩子有关的。当然,与孩子有关的焦虑,其根源也能追溯到自我,但至少在具体表现上,是有着很清晰的区分的。这就需要家长有非常明确的理性。

所以我们说的第二个焦虑,其实很有意思,就是说,焦虑会指导我们去完成任务。我们所焦虑的,恰恰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焦虑,就看不到这个问题,一旦问题成堆,就没办法解决了。所以适当的焦虑,是有好处的,可以激活我们的生命状态,使我们有一定的动力,去完成这些事情。

就我自己而言,照理说,小孩子上小学之前的焦虑,远大于上幼儿园的焦虑。因为,上幼儿园嘛,没关系的,实在不想去,可以请假的,多请几天也没关系。但是小学就不一样了啊,因为,上小学,是要应试的,是进入了一个体系之内。有很多规训和惩罚等着孩子。但事实上,读小学之前的焦虑,远不如读幼儿园之前的焦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这些年中,也成长了,逐渐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焦虑,就是过虑。我也看到,这些年中,孩子自身也在进步。

所以,消除过虑,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焦虑与过虑的区分。这样才能提到我讲的第三个层面,如何与焦虑和平共处。

最近朋友圈有一个文章很火,是最高法院的何帆大法官写的,标题叫做《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何帆认为,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比如,以下这些观念,就是很流行的一些观念,但是,这些观念,真的正确吗?我们姑且来列举一些习见的观念。

竞技心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说了n多年了,但是,你需要知道,没有起跑线。因为,我们的孩子,谁说他们是长跑运动员了吗?他们不是都为了长跑而来的,莫非你天生就认为,我们每个孩子,都是长跑运动员。但其实不是啊,孩子都是独特的,多元智能啊,每个人可能是游泳健将、也可能是舞蹈高手,或者,就是耽于空想。总而言之,我们各自的娃,不需要生下来,就一定要跟人家赛跑的。可是你娃跑不过人家,你就焦虑啦。但是你转变一下心态,不就把这个焦虑解决了?而中国人一般喜欢怎么样呢,不但不解决,反而偷跑。抢跑。给孩子读各种培训班。这样的童年,好悲惨的。

等级心态:我们的孩子必须出人头地

这里有一个问题,出人头地是不是必须的?你是否接受你的孩子的平凡?接受平凡,尊重天性。我并不是说,不需要拓展孩子们的可能性,也不是说,不鼓励孩子们开发多元智能。只是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观点,即,他们的价值感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成绩。

说到底,期望孩子们出色是很正常的想法,但前提是,击毙啊孩子平凡无奇,我们也会为他们感到欣慰。

补偿心态:完成爹妈未尽的理想

也不要让孩子去弥补我们的缺陷。你的理想是你自己的,你要自己去完成,不要逼着孩子去完成你的理想,他是他自己的,他有他自己的使命。

攀比心态:有一种娃,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你到底是为谁而活?为了别人的评价呢,还是为了真实的自我。据说,在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小学生一致认为,最不喜欢爸爸妈妈说的话,就是,你看,别人的家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

控制心态:你是我的附属品

控制欲是焦虑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我们会或者通过屈从于他人的意志试图建立某种“掌控着自己”的感觉,或者通过支配他人以获得掌控局面的感觉,尤其是对我们的孩子。我们有这种假象,来自我欺骗,似乎,我们还掌控着什么,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没失去掌控能力。其实,这里最深的根源在于,我们家长没有力量去认识到自我的真实。

所以呢,其实,很多焦虑,真的,不需要焦虑,以上所述,无非是过虑。我就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很少育儿焦虑的人,但,其实不是没有,没有人没有,我觉得我是可以自我化解。

自我化解,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在心理上、在家庭内部,重建亲子关系,你会发现,你的焦虑会好转,孩子的表现,也会给你带来惊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全部地接纳你的孩子,是其所是,如其所是。这样,就够了。

比如,教育,其实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是100%的。这需要对孩子以及家庭教育,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这个已经被决定的部分,你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唯有一条路径,就是承认你的孩子,就是这样的。

当然,也不是全然如此,教育一无作为。最近湛庐文化出了一本书,叫做《绝非天赋》,这里面则对基因决定论做出了几乎颠覆性的解释:伟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诸多个人特征的发展、人生经验的积累、机遇和偶然性,而决定智商测验表现的技能知识促成伟大的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

另外,教育中,有你的个体,你的家庭所不能掌控的部分。何帆的文章里,引用了非洲部落的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就是说,在教育中,有些部分,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掌控,而更多的,属于学校,属于社会的部分,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建立他与这个世界的平衡感。

接纳你的孩子,他是怎么样的,就接受他是怎么样的。如其所是,是其所是。

而我们自己呢,则需要活出真实的自我。当我们缺乏保持真实自我的能力时,最常见的掩饰方式,就是焦虑——所以,归根到底,我们的焦虑,不来自他者,而来自我们每个人自己。

而我们的孩子呢,正如我在第一次讲稿中引用的纪伯伦的诗,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因为,他们会有他们自己的人生,这个人生,是你所无法设计,无法掌控,而终究要由他自己一个人去走的。那么,你的焦虑,又有什么用处呢?

昨天,微信朋友圈热传一篇文章。这是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为今年16岁的儿子杰克,毕业于新罕布什尔州的卡迪根山中学(Cardigan Mountain School),毕业典礼的致辞。全文网上可以找到,我读完很感动,因为,这位大法官,真正明白了一点,就是,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始终会去体验,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胜过我们的说教无数: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抱歉,我还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们偶尔遭遇失败时,愿你们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

……  ……

这是个乌鸦嘴爸爸。但句句在理啊,人生难道不是这样吗?孩子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去体验,体验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再焦虑,能代替孩子去生活吗?这是最无能为力的地方,但是,这也是最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自我接受的地方。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段话。这段话来自《父母的觉醒》这本书。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多大成就,但愿他们善于学习;

不要期望孩子对我们俯首帖耳,但愿他们尊重我们;

不要期望孩子盲目跟从,但愿他们征询我们的意见;

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大明星,但愿他们掌握保持本真的艺术;

不要期望孩子跟随我们的愿景,但愿他们创造自己的蓝图;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成功,但愿他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期望孩子一定找到方向,但愿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

不要期望孩子做我们的傀儡,但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伙伴;

不要期望孩子不经历任何苦痛,但愿他们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不要期望孩子不知道有任何失败,但愿他们有勇气重头来过;

不要期望孩子永远不伤害别人,但愿他们感悟慈悲,求得原谅。

此为大V店父母讲座第二讲讲稿

赞赏焦虑的阿老师,就是赞赏你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