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返萤火虫之墓——悼念高畑勋

 新用户2356fYUI 2020-10-23

重返萤火虫之墓——悼念高畑勋

文/小起子

为什么你竟在这时走?


        2018年4月5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每到这一天,天空会心照不宣地下起淅淅沥沥的雨。过清明的人,爱拿唐代诗人杜牧那句耳熟能详的诗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写诗文不加点,据说,这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读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后一种读法的意境迥然于前,放到当下,倒更为贴切。


       三天假期,拥挤的人潮,匆匆的步履,都是可以预见到的。除了墓前凭吊,慎终追远的那一刻,大多数国人的注意力,并不在脑海的回忆中,而是在手掌的尺寸间。于是扫完墓,便刷了手机,突然,手机跳出了一则错愕的信息,真叫人“断魂”:

日本动画导演高畑勋去世,曾执导《萤火虫之墓》

       清明、死亡、坟墓,为什么会这么巧,在这个当口走了呢?

当然,不是说这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只是高畑勋的故去恰巧是在清明时。然而对于从事文化游学的我,心头倒有另外一番滋味。

其实,我们很早就与这位导演打过了非常近的照面了。话说,在白鱼文化初创之时,阿老师便和我们说起,他有一颗发心,组织一场吉卜力主题的日本游学。而促成这件事最终浮出水面的,正是在去年夏天。

那时,我所在的游学团队组织了一场名为“他们在岛屿写诗”的台湾游学,我们带着此岸的孩子到对岸去,以民歌播散的足迹,从南到北,探寻民歌背后的故事。

8月10日,我们在宝岛的首站,选择在了南部城市高雄。当时我们得知,在高雄,在“科学工艺博物馆”会加开一场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组织的“吉卜力的动画世界”特展。而在大陆,以吉卜力动画场景为主题的大型巡回展览,迄今为止,并没有过。孩子和我们,得以在这一个奇妙的时空维度,与日本顶尖动画作品相遇。

这样促使了阿老师和我们,决定带着孩子去吉卜力的故乡——日本漫游。我不知道接下来的日本游学,我们又惊喜地邂逅什么奇特的经历?

而此时的我们正在筹备一场名为“吉卜力的风”的日本文化游学,主题是吉卜力动画。谈到日本、谈到吉卜力,年轻一代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叫出一个日本著名导演的名字,那就是宫崎骏。

宫崎骏在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作品,有八部,每一部都脍炙人口。自然,小朋友遇见这样的展出,自然是兴奋难抑,真的太熟悉不过了。然而,我却注意到,这个吉卜力特展,并非只是宫崎骏,这里还有一个人,那便是如今已故的高畑勋。他也是我们此行要去的,吉卜力工作室里绕不开的一位动画巨匠。比如特展里便有《百变狸猫》的动画场景。下面便是狸猫们的居住场所。

而在特展的出口,最后一处放置的动画场景,便是近年在大陆热映的《辉夜姬物语》里的。这几部作品都是由高畑勋执导的。

匆匆而过,对于这些陌生的小朋友,会不会也误以为宫崎骏的作品。很多人,曾经都可能有一个认知误区,凡是吉卜力出品的,就是宫崎骏执导的。你看吉卜力的动画的开头,无一例外都会出现那个经典形象——龙猫。《龙猫》,确实出自宫崎骏之手。但有龙猫标识的,不一定是宫崎骏的。还有可能是高畑勋的。

在这样一个奇妙的当口,我觉得我有必要分享一下我所熟知的高畑勋。  


我所熟知的高畑勋


王子与公主

我无意于将高畑勋的生平履历重述一遍,因为这并不能增加陌生的观众对于他的好感。所以请允许我单刀直入,来谈谈我对高畑勋作品的感受。认识一位导演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充满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比如由他执导或监督的几部动画的主角都是女性,这在宫崎骏的动画里,也非常常见。如女孩节子(《萤火虫之墓》)、辉夜姬(《辉夜姬物语》)和神秘女人(《红海龟》),或许会有人归结为高畑勋导演的作品具有女性意识,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女性意识可以被囊括在“对生命的尊重意识”这样更普适的说法中。

在这里,又不又得搬出另外一个世界级的顶尖大师,一位被高畑勋击节称赏的法国导演,米歇尔·欧斯洛(Michel Ocelot)。他们来往甚多,高畑勋所在的吉卜力工作室是首个引入欧斯洛作品的日本公司。而在09年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正是欧斯洛为高畑勋颁发了名誉金豹奖。

那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位日本人对生活在另一半球的法国人如此激赏呢?是作品,高畑勋曾说这么一句话:“我的作品的影响力赶不上欧斯洛作品的一星半点!”。在欧斯洛的作品中也透露出无处不在的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000年的《王子与公主》是欧斯洛为国人所熟知的代表作品,在16年,则推出了它的姊妹篇《伊凡王子与百变公主》,讲述的是剧场里的三位主创自编自导了六出关于“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王子与公主,历来是小朋友在接触故事时,会一再遇到的童话母题。诸如王子或被咒成青蛙,或出没于沙漠。公主或被继母排斥,或生于豌豆等等。那么在这个动画中,则有更多的关于这个母题的演绎。

六则故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则《女巫城堡》。女巫历来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在这则故事里,国王声称只要攻入城堡,歼灭女巫,便可迎娶公主。于是,仰慕公主的各国王子,便纷纷派出军队,进攻城堡,然后都被城堡的各种防御拦截在外,大败而归。而男主角,那位没有一兵一卒的王子,一直呆在树上静静观察战况。他最后一个登场,只是走到城堡前,轻叩了两三下城门,问:“我能进来吗?”女巫城堡的门便开了。王子便发现这城堡内的女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邪恶。她拥有一座巨大的图书室,热爱学习,那些应对王子们轮番进攻的防御工事,便是证明。最后,进入城堡的王子选择了和女巫在一起。这位王子的成功,是因为尊重女巫的感受,尊重人性的感受。

这种尊重,在高畑勋的作品里也可以看见,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辉夜姬物语》。辉夜姬是日本小说《竹取物语》里的主人公,和豌豆公主有点类似,出生在竹子里,并且竹内藏有黄金。收养的父母,认为有必要抚养这位尊贵的辉夜姬,并为她寻找一位皇子。后来,所有慕名而来的皇子,包括天皇,都只垂涎她的美色,而想要迎娶她。这并不能令辉夜姬快乐。相反,与辉夜姬亲梅竹马的舍丸哥哥反倒是观众认为最应该和辉夜姬在一起的人。因为舍丸哥哥愿意接受辉夜姬真实的面目,也就是尊重人性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


除了“王子与公主”,另外一个儿童电影的主题,便是“战争与和平”。一谈到战争,尤其对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是难以抹去的创伤记忆。有战争,便会有伤亡。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如果我们站在遭受战争离乱的平民的角度来想,便是另外一番感受。当日本人被一种邪恶的军国主义意识驱使着,进行对他国进行战争时,既造成他国的民众的惨剧,也造成了本国民众的悲剧。比如备受争议的动画名作《萤火虫之墓》。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不会忘记作为背景的战争因何而起?但也深深地为小女孩节子而难受,而心碎。这里,我想谈另一本书,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来谈一谈我对《萤火虫之墓》的感受。故事和《萤火虫之墓》一样,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其中一篇《慰问》印象很深,时小豆豆第一次慰问在战争中受伤的伤兵。同行的别校的孩子,唱起了《鲤鱼旗之歌》《偶人节》《马母子》,而就读巴学园的小豆豆从没学过,她只会那一首她最拿手的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嚼啊,嚼啊,嚼啊,嚼啊,把吃的东西……”没想到,这一首歌竟然使得伤兵流下了眼泪。


当我们还在忿忿不平日本人发动了十恶不赦的战争的时候,却在消瘦的女孩清子(《萤火虫之墓》的女主)摇晃着空荡的糖果盒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泪。


        比起战争的输赢,“饱腹的食物”、“甜蜜的糖果”才是人们最渴望的东西。食物是最能唤起人性的东西。如何才能避免人类再次经受这些灾难,那便是反对战争。


        小到两个人,大到两个国,如果我们能像高畑勋所呼唤的那样,对生命的拥有最起码的尊重意识,那么便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伤害,能够更好地与邻居和睦相处。

        

        我很期待,能够与这样一位愿意反思往日,拥抱未来的已故动画大师,在吉卜力的故乡相遇。

今年夏天,我们筹备许久的日本游学,就要开启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筹备过程中,高畑勋先生去世,痛失巨擘。

去年的台湾之旅,我们本有机会去拜见余光中先生,可惜因为老先生身体有恙,失之交臂。游学回来不久,便惊闻余光中先生逝世的消息,令人悲痛万分。

尽管生老病死在所难免,但我们还是由衷地希望,那些带给我们最深沉的感动的巨匠们,能健康长寿,创造力不匮,持久地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即便这是不近人情的奢望,也难以形容我们对他们的爱戴。

今年夏天,79日,我们的吉卜力的风日本游学之旅,即将启程。带着虔敬的朝圣之心,我们将亲赴吉卜力美术馆,来到心目中的圣地,亲炙大师的作品。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