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没有一个APP,可以解决所有的充电焦虑症?

 每日汽车观察 2020-10-23

“国家队”出击,充电桩乱象有对策了?

文/宋双辉

作为一枚电动车主,我比大多数身边的车主朋友都幸运,因为我的老破小住宅区允许安装充电桩,尽管厂家口中的免费桩最后还是花了我五千大洋的安装费,但是好歹,我不用天天出门找桩了。

出门找桩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随着电动车普及率提高,这种痛苦程度也在提高。

同为电动车主的闺蜜A和我说,她隔两天就要去家门口的充电桩抢位置,虽然离着不算远,可是也很耽误事,毕竟充一次要几个小时。

但是和闺蜜B相比,她就幸运多了,因为闺蜜B家附近没有充电桩,只能每天在公司旁边的写字楼停车场里充,停车费+充电服务费+电费,一个月电车使用成本比油车还高。

而且这都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当你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剩余续航,要满大街临时找充电桩的时候。很有可能安装导航跑去一个地方,发现充电桩坏了,再跑去下一个,发现不兼容,如此折腾三四趟,最终只能一个电话找救援拖车回家了。

为什么充电焦虑症在现阶段如此普遍?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不对等,我们掌握的充电桩信息不是实时的。而且经常找到一个充电桩,发现是一个新的品牌,又要下载一个APP,最后一手机的充电APP,好用的没几个。

能不能有一款APP,可以取代一屏的APP,坐到“通吃”呢?想做成这样一件事不容易,毕竟全国少说也有几十上百家充电运营商,有很多规模非常小,要让它们把数据全部打通,需要有一个老大哥来牵头。

于是,充电领域的“国家队”和老大哥们出场了。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与特来电和星星充电四家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联行科技的公司,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电动汽车生态服务主体,联行科技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充电设施服务全国平台。

6月30日,联行科技正式发布了第一款面向老百姓的产品——联行逸充™ APP,也就是那个可以替换掉你手机上N个充电APP的产品。

为了打造这款“找桩神器”,联行科技上半年一共签约了30多家国内充电运营商,接入了35万根公共充电桩,也就是全国80%的充电桩都接入了他们的APP。这35万根桩中,有17万根实现了深度的互联互通,可以通过APP直接操作启停、支付和结算。

为了让这些桩的信息达到精准,联行科技派出工作人员实地踩点,挨个核查。通过APP,可以查到附近可用的充电桩,是否支持快充,具体的收费标准,是否免费停车等等。还能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匹配最适合的充电桩。

目前联行逸充™ APP已经在北京、天津、成都、西安上线了,8月将落地天津、厦门、泉州、福州、杭州、南京、武汉、长沙、广州,今年内实现全国覆盖。

除了对电动车主提供服务,联行科技也面向出行公司、整车企业、充电桩运营商和政府提供服务。

比如在我们抱怨充电桩设施不完善的时候,运营商们也有一肚子苦水,毕竟和投资加油站不一样,有些地方投资充电桩的回报率并不高,盈利能力也好说,而且充电桩的破损率高,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都让他们头疼。

如果能通过数据分析告诉他们,哪里适合投资建桩,快充慢充桩各应该匹配多少,是否可以推出哪些套餐活动吸引更多个人用户和出行公司用户,对中小运营商们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充电使用体验提升了,让车主们少些抱怨,自然也会促进电动车的需求提升。

而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随着6月25日正式取消新能源车地方补贴,转为补贴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就更需要能够掌握精准的全国充电设施运营真实数据,才能够做到补贴到位,避免出现当年新能源车骗补的问题。

同时充电需求激增之后,对于全国电网的布局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这时候就更需要精准的数据作支撑。

所以不管对于哪一方,精准智能的充电桩数据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有一家独立的第三方公司来做这样一件事,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然要保证数据的精准,对平台来说考验也不小,这背后需要非常多繁杂琐碎的工作来支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充电桩运营商加入进来,合力把我们的充电环境提升上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