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rongma 2020-10-23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意思是一整年的计划应该安排在春天这个最早的季节。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春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季节,也是给农业和种植业打基础的季节。

春天到了,农民们要开始筹备各种农用物资,准备农作物的种子,然后再耕地播种,等到秋天,农民就可以收获果实,或自给自足,或流入市场进行买卖交易。

如果说秋天是一个令百姓快乐的季节,那么春天一定是播种快乐的季节。其实,这句俗语还泛指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提前有计划安排,为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整体的统筹方案,然后再按照方案一步步实施。

春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朝着目标不断前行,并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就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关于春天的俗语还有一句:“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带毛的”指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图片:农民在田间播种剧照

一、寡春年

首先,“两个春”是指两个立春,而带有两个立春的年份被称作双春年。什么时候会出现双春年呢?那就得等公历和农历上同时都出现立春。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一年中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叫做“寡春年”或者“无春年”,甚至还能被叫做“寡妇年”。

根据世人的说法,寡春年是不适合结婚的,否则女性就会成为寡妇。这种说法真的可信吗?不管怎么说,“寡春年”害得众人忧心忡忡,本来有结婚计划的男女不敢贸然结婚,只能焦急地等待这一年过去,而那些在寡春年到来之前的情侣,担心受寡春年影响而草率结婚,反倒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与纷争。

其实,“寡春年”只是迷信罢了,这只是没学过律法和民俗的人以讹传讹罢了。

近几年网络信息发达,互联网上流传着“寡妇年”的流言,说是寡妇年不能结婚,而网络上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就借此机会大肆宣扬,更有现实中那些所谓的“大师”,到处哄骗没什么文化的百姓,导致“寡妇年”越传越广,双方父母都担心儿女的婚姻。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图片:办理结婚剧照

二、双春年

“双春年”就是上文提到的有两个立春的年份,我们通过翻阅2020年的日历就可以发现,正月十一和腊月二十二都是立春,也就是今年有两个立春,即为“双春年”。

一般来说,双春年是由于闰年的出现而造成的,2020年有闰四月,因此就有了双春年。而农村里也有许多和“双春年”有关的说法,还流传着一些谚语,比如,“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

它指的是在双春年中,两个春天中间夹着一个冬天,那么冬天的温度会因此升高,人们在冬天就不会觉得冷,甚至不用盖被子都感觉暖暖的。

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暖冬的到来并不是好事,比如种植冬小麦就需要温度越低越好,如果冬天的温度不低,又没几次下雪,那么来年的收成一定很差。

冬小麦可以耐寒,正常的冬小麦可以生长在零下十几度的地区,如果温度太高,反而打破了冬小麦的生长规律,让藏在土壤中的有害虫卵没办法冻死,次年便会爆发虫害。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图片:小麦收成剧照

此外,人们还认为“双春年”特别适合结婚,春天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代表着新生命的诞生,因此春天是非常适合结婚的。而“双”自古以来就有两全其美、成双成对的意思,也代表两个人在一块,不落单。

在古代,人们特别喜欢在双数的日子办喜事或是孩子的满月酒等。总之,“双”意味着幸福美满,两个人可以相伴一生、白头偕老。

“双”和“春”结合在一起同样也寓意着美好和圆满,更何况“双春”非常难得,因此越来越多情侣和老一辈的人,都希望趁着双春赶紧结婚,以此来博一个好彩头,沾沾喜气,这也是为什么双春年这一年登记结婚和办婚礼的人数,比普通年份多得多的原因。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图片:办婚礼剧照

三、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

关于双春年,还有一句俗语,那就是“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从表面上理解,指的是在双春年那些带毛的动物会变得异常珍贵,市场上的价格也会翻几倍,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并不难理解,首先,冬天越是寒冷,人们就需要越厚的衣物来御寒,而动物的皮毛是非常好的御寒之物。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们通常会选择加工兔子皮或者羊毛来制作衣物,因此,在严冬来临之际,这些动物的价格也会涨得特别快。

这句俗语其实也揭示了季节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告诫人们在双春年的冬天来临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注意个人保暖。而商人或者农民也可以根据双春年中动物皮毛涨价这个规律,把握住来之不易的商机,低价购进一些动物皮毛,待价格上涨再卖出去,以此来赚取差价。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图片:身穿动物皮毛的商人剧照

其次,双春年这一年,春天来得晚,导致草很晚发芽,冬天很早就来,导致草枯得很快,因此,食草的牲畜根本无法从自然界中获取天然的饲料,这样一来,农民就要额外多准备牲畜的饲料,这无疑又增添了工作的负担。因此,带毛的牲畜卖的贵并非没有道理。

不过,这句俗语在以前还是有用的,但现如今却没有很高的准确度。因为我国地域很广,每个地方的气候都不尽相同,有些地方在双春年的暖冬还需要“暖烘烘”的棉被,但有些地方由于暖冬过暖,只需要一床薄被即可。

因此,这些俗语并不是在所有地区都适用,还是有地方局限性的。或许是在千百年前,各地区的气候变化并没有像如今这么分明,古人们这才将这些俗语当做农业的指导经验,而它们确实具有很高的参考性,这才被广为流传。

“寡春年”和“双春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双春年带毛的贵如金?

图片:裹上棉被剧照

其实在通讯技术不发达、生活条件不完善的年代,农村的谚语和俗语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并且对农民的耕作和交流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这些谚语都是老百姓用自己的智慧总结下来的经验之谈,虽然如今农业也逐渐信息化,俗语也没有很高的借鉴意义,但它们仍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