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我们认识的“小岳岳”是假的?

 素笛轩 2020-10-23

五尊初定

古人对于大山的敬畏由来已久,据说早在周朝之前就有登山封祀,起先是东、西、南、北四岳代表四方。到战汉时期五行学说兴起,正式出现了五岳的名称,另外选出四镇对应四个方位,并在汉代正式确立了相应的崇拜礼仪。对于这五座名山的方位与特征,恐怕连学龄儿童都耳熟能详,但你又是否知道,今天的五岳之中,只有东岳泰山从未产生过变更,其他四座大山在历史长河中都曾“挪位"

华中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嵩山中岳庙。

根据某些学者的说法,由于周王朝最初定都镐京(今陕西户县沣河沿岸),当时的中岳选在华山,但东周迁都洛邑,华山似乎“不中”了,于是中岳改到了嵩山。这种说法可信度不太高,正如上文所述,周代还没有真正形成五岳之说,自然也就没有中岳,因此这应该是汉儒倒推附会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华山定为中岳的时代,当时的西岳又是哪座名山?

大茂之巅

尽管如此五岳地域变化随着政治中心改变的情况确实存在,由于国都和某岳相对位置发生较大变化,不得不找“他山”取而代之。这其中北岳的变迁和缘由相对清晰,历史中存留的古北岳文献资料也较多。如果我们去到河北曲阳县,城关镇中就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北岳庙,初来乍到的游客或许觉得奇怪,北岳不是山西浑源的恒山吗?为什么祠庙会建在数百里外的河北呢?

截止到明代中期,大茂山始终是北岳的铁定地标。

其实曲阳县的北部有一座大山,古称大茂山,明代以前就是正牌的北岳,受皇家香火祭祀一千余年。后世统一王朝定都也尽量在洛阳、长安周边,情况没有太大改变,但五代石敬瑭引狼入室,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大茂山被划入辽国国境。北宋初期虽与辽国多次开战,但未能收回失地,大茂山成为宋辽两国界山,从此以后只能选择‘祭庙不祭巅’。明代重新重视岳渎制度,曲阳大茂山恢复了往日的崇高地位,但祭祀人员却发现了两个问题。

我太“南”了

首先是路不好走,山势极为险峻,而且庙和山之间相隔太远,庙里拜完再上山,得走上整整一百四十里!当然反过来说,也正因为路途艰险,才没有在山脚下建庙,而选在了百里之外的曲阳县城。第二个问题则是:每年祭祀北岳,一行人出了京城却是直接朝南而去,这实在太荒谬了。最初汉武帝选定五岳,是以中原腹心作为参考点的,洛阳、汴梁这些还好,长安和大茂山的大致方位也还算对,可现如今都城在北京,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倪岳:我名字带岳,没人比我更懂岳,乱弹琴,居然要换个北岳!

从京城出发其实向南不到五百里就是大茂山,北岳庙则在山的东南,还得起码走上一两天才能到。而根据祭祀的规程,祭庙应在登山之前,于是先要绕个大圈子到北岳庙,然后再向北登山,完成之后还得绕出山来才能返京,这也太折腾了!弘治十五年兵部尚书马文升奏请改在浑源县祭祀北岳,礼部尚书倪岳予以反驳,奏议未能获准。嘉靖二十五年,又有人提出罢除曲阳的北岳庙祀,这次皇帝总算同意了。

乾坤挪移

朝廷准许改到浑源祭祀北岳,但曲阳仍接受“遥祭”,有点像今天的“礼到人不到”,因为偌大的一座庙宇就此废弃似乎可惜。但消息传开后,当地百姓以为改祀等于拆庙,于是当地一些豪滑之户开始侵占庙基,当地知县立即绘图刻石,重申曲阳北岳庙的崇高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直至顺治十七年,朝廷根据兵部给事中粘本盛的呈奏,彻底罢废了曲阳的北岳祭祀。

至此以后祭祀北岳的任务都落在了山西浑源身上,但有人提出:恒山这一名号,最早到底属于哪家?这也同样没有争议,古代的大茂山就叫恒山。金代元好问就写有一首七律《登恒山》,开头便是: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诗题中恒山和文中大茂并称,显见是同一处了。现在浑源的恒山,魏晋之前叫做高氏山或者崞山,北魏改称玄武山,《水经注》上记载这里是滱水(唐河)的发源地,此水向东一路蜿蜒经过中山上曲阳县北。正因为这层渊源,才选定它继任为新北岳,连同恒山这一名称一起继承过来。

巍巍太行,虽则雄峻有余,却不适合奉为“北岳”。

庙貌恢宏

或许你早已打卡山西恒山,但估计对于古北岳大茂山没有概念,事实上不妨遥遥一拜,如果是古建爱好者,北岳庙还是应该一去。历史上的曲阳县因为有岳庙,曾经人烟阜盛,北岳庙现址可以追溯至北魏景明时期(公元500年),庙宇在唐初重修,曾被契丹焚毁,北宋淳化二年重建。建筑群占地面积巨大,中轴线上多座建筑气势宏阔,主体德宁殿现存为元代构建,古朴雄伟,殿内甚至还保留有据说是唐代吴道子原创的壁画。

由于较少受到民间香火的熏扰,飞石殿至今保持当年被夷为废墟,只剩残基的原貌。嘉靖年间的御香亭八角三檐当年用于官员更衣,数百年来依旧结构完整,坚固精巧。北宋和明初的碑楼对称排布,方正大气,巨碑上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辨。其实说到这里的古碑,堪称集历代之大成,现存最早的两方在北魏所刻,受到康有为极高赞誉,其余历代碑刻也极为丰富多彩,令人徜徉其间迷而忘返。

气势磅礴的北岳庙德宁之殿。

南方问题

相比之下南岳的演变历史更为曲折,尽管如今人们公认的南岳,位于今天湖南东南部衡阳境内,但这并不是汉代设定的南岳坐标。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元封五年冬(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巡视南郡,之后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而稍晚的《汉书武帝纪》上却说“五年冬,行南巡猎,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

总之,在这一年汉武帝去了南岳天柱山,但具体路线却存在疑义,史记中并未提到经过九嶷山,汉书中则不写抵达江陵,这到底是同一次吗?当然不能排除武帝确实兜了个大圈子,从江陵渡江后斜穿大半个湖南抵达九嶷山,祭完舜帝后穿越江西进入徽南。原先这座山叫做皖山,因春秋时期周大夫皖伯封国于此而得名,武帝在此祭祀并封其为南岳,于是改名为天柱山,取南天一柱之意。

坦率的说,今天的衡山已经很难找到古南岳的风貌了。

霍然生乱

祭祀九嶷山显然就是出于宣示功绩的需要,因为虞舜发迹于此,这里也是南方炎帝的陵寝所在。之后整整七百年,南岳一直就在天柱山没有变动过,直至隋炀帝出人意料地宣布——自此以后,南岳改在潇湘衡山。这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和开凿大运河一样,与隋炀帝心目中的国家经济重心南移的大战略相合拍。笔者认为,隋炀帝即便没有亲自到过,很可能也是了解过当年汉武帝南下九嶷的细节,而从九嶷至天柱山,衡山正是必经之路。

尽管隋炀帝被很快推翻,但他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并未被后续的大唐全盘否定——唐高祖李渊派人在衡山建祠,名为司天霍王庙,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又建成了南岳真君祠,正式承认其南岳地位。这里有个问题,霍王庙到底是何渊源呢?根据《尔雅》的解释,霍字通护,就是众多大山围绕并护佑小山的意思。具体到南岳而言,就是衡岳之王护佑南方的意思,与此同时这也是对衡山山体形势的生动描述。

可是若干年后,因为这个霍字,却反过来惹出了一段‘古南岳’归属的争论。隶属于安徽六安的霍山县,振振有词地提出,该县南部的霍山,才是汉武帝亲封的古代南岳!理由首先在于《尔雅》中有五个字:霍山为南岳。而且唐末皮日休专门写过一篇《霍山赋》,更重要的是清初大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也写到:“霍山,县南五里,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岳山,又名衡山。文帝分淮南地立衡山国,以此山名也。”

有了顾祖禹的力挺,霍山县似乎腰板更硬了。

谁是假山?

从行政渊源上看,霍山最初属于庐江郡潜县地,南梁时设置霍州(注:这是典型的侨置郡县现象,最早的霍州在山西境内),不久又设置了岳安郡岳安县,隋代初年改为霍山县。之后的数百年县名屡有更易,直至明弘治二年才最终恢复并确定为霍山县,当地文人一直认定县郊的那座并不特出的小山,就是汉武帝特别青睐的南岳!现今霍山确实留有诸多“汉武遗迹”,但大多为明清以后刻意穿凿伪造的,清代学者邵晋涵甚至指出,《尔雅》中所谓的“霍山南岳”,是被汉儒篡改而成的说法。

地方上为了争取名胜资源,打响旅游品牌,经常对文献方志中的内容增删涂改,这一现象古已有之,久而久之历史原貌不为后人所知,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干扰。这是一种非常恶俗而又普遍的现象,说到底是为了争名夺利,却又往往打着考古研究以正视听的旗号。现在霍山县的学者也很聪明,不去和衡山、天柱山正面对抗,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批准确立了小南岳的招牌,并正式成立了风景区:我加了个小字,给正牌南岳留了面子,你总不能说啥了吧?

五岳虽是天下名山楷模,但黄山却凌驾其上。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秋日登高,是老少皆宜的健身休闲方式。隐于都市每日爬楼,无法让身心彻底舒展,倒是不妨亲近自然,拄杖登山,正好饱览四野风光。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君振

游必有方 · 2010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