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库动态丨 许伟明:推动广州城市旅游品牌和“花城”相匹配

 方塘智库 2020-10-23

近期,方塘智库联合创始人许伟明,就广州迎春花市节庆活动接受凤凰广州采访。许伟明表示,广州既称为“羊城”,又称为“穗城”、“花城”,但这种别称不见得就是旅游品牌。其转化为城市旅游品牌,需要一系列的城市品牌营销,并匹配一系列的旅游产品升级打造。以下为采访实录:

凤凰广州:今年,春节旅游推广活动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四个重点旅游客源城市举行,以及在温州、扬州、西安、兰州等四个城市开展广州迎春花市宣传推介。事实上,这已经是广州连续第4年在国内各大城市推介春节旅游,邀请全国各地市民到广州过年,到花城看花了。您怎么看待广州这种迎春花市节庆活动走出去的宣传推广?

许伟明:南国春来早,在北方地区还被严寒封冻的时候,广州早已春暖花开了。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很多城市的首要客源地,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广州等珠三角城市也越来越成为省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在我看来,春节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最为集中展现的时候,也是外地游客能够集中感知、体验广州文化的重要时节。广州春节沉淀着丰富的岭南习俗,也有广州自身的城市风情,尤其是花市,很能代表这里独特的暖春气候和春节习俗,因此广州春节必然是城市旅游品牌营销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广州旅游积极地“走出去”也是很必要的。因为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外地的人认为粤地是“没文化”的地区,也没有名山大川,来这边能玩能看的主要是人造的主题公园。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广州是一个历史漫长的城市,有着自己独有的人文气质和城市精神,因此广州还应该更积极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广州的丰富性。

凤凰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第三城和全国七个超大城市之一,广州见证着历史与现代的多元,传统粤味与国际范儿的融合。在您看来,对比其他城市而言,广州的吸引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许伟明:首先,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广州虽然没有西安、北京那种皇家气象,或者其它古都动辄数百年的古城遗址,但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历史遗存,包括有形的遗产,也包括无形的文化遗产。老广州和西洋文化、现代文化交融,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城市历史人文气息。

其次,广州有着面向海洋的开放性。广州一直是中国的“南大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城市,在清代,它一度还是中国唯一和国外通商的管道。这使得广州有着面向海洋的开放性,以及独特的重商气息,成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千年商都”,直到今天,也依然是中国对外商贸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第三,广州的城市生活充满了魅力。相比其它城市,我个人认为广州表现出了更大的包容性,外地人不会感到广州的“排外”,相反,一旦踏入广州就会发现,自己能够很舒服地融入到这个生动的城市生活中,在当中各得其所。以及,广州的美食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城市魅力重要的一部分。

广州的城市生活充满了魅力

凤凰广州:据介绍,过年期间的迎春花市推广只是第一步,夯实了这个基础之后,还要从时间、空间、内容上进行拓展,形成一个整体的花城品牌。您认为广州应如何丰富花城品牌的内涵,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许伟明:城市旅游品牌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广州过去的别称,既是羊城,也有花城。但如同很多城市一样,这种别称转化为城市旅游品牌,则需要一系列的城市品牌营销,并匹配以一系列的旅游产品打造。

花城的品牌建设,既需要对已有的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在“花城”的品牌之下,包括春节期间的“花市”,五彩斑斓的广彩、广绣,以及其它和“花”有关联的旅游资源或者节事。

在产品层面,广州还需要延伸出一系列和“花”有关的旅游产品,并且超越观光模式和门票经济,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之下,推动整个城市旅游形象和“花城”之间的相互匹配和相互促进。

凤凰广州:近几年,广州天河花市也搭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长廊,汇聚了全国各地非遗传统22个手工艺项目。那么您认为把非遗工艺搬到花市的意义在哪里?

许伟明:在北方很多地方,春节的这种活动一般叫做“庙会”。在庙会,正是非遗工艺进行展示的一个集中场所。例如,泥人、面人、泥塑、糖人等很多面向儿童的民间手艺,以及年画、剪纸等很多民间美术,以及民间的音乐、曲艺,都可以在其中看到。可以说,传统的庙会本来就是非遗工艺进行展示的大舞台。

而广州的花市和北方的庙会,本来就是异曲同工的。传统的花市,不是简单的卖卖年桔、百合等,同时也是一个区域最热闹之地,也是非遗工艺集中呈献的场合。

近几年,广州天河花市也搭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长廊

将非遗融入到花市里,可以丰富花市的体验内容,也能让游客更为系统地感知广州的传统文化,打造一台更为丰富的民俗大戏。

凤凰广州:广州花市已有上百年历史,许多广府传统习俗依然流传至今,包括派利市,置年花,买行运风车等。您怎么看待“广州春节”与“乡愁”的联系?

许伟明:不只广州春节和乡愁有关联,整个中国的春节,都是乡愁的重要部分。但这个问题里,我认为应该着重的是,城市的春节里发现乡愁的味道。

过去我们很多人对于“乡愁”的理解,是乡村之愁、乡土之愁。其实,这种理解片面了。乡愁应该是“故乡之愁”,既包括乡土之愁,也包括城市之愁。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在2012年超过了50%,也就是说,城镇常住人口比农村人口更多了。这种趋势的持续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越来越的人原生家庭是在城市,他们在城市里过年,这种人的比例会不断提升。

城市的乡愁,自有城市人来体悟。广州的乡愁,则是广州城市文化、记忆的一种滋味。居住在广州这个城市里的人,通过春节这个入口,集中体验了广州的乡愁。

关于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