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赶超越在陕西丨特色小镇:陕西文旅转型升级的大平台

 方塘智库 2020-10-23

文丨关海丰(方塘智库长安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过去两年,国家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理念,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000个特色小镇的建设计划。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为双轮驱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人居,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浙江省提出,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是一个3A级景区,旅游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建设。而远在西部的陕西省,也正在践行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其中,以袁家村、马槐驿、茯茶小镇等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体验式、休闲式、度假式特色小镇成为其中的典型。

陕西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大省,但是文旅的发展面临着观光式旅游的天花板困境,需要通过创新精神,实现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赶超发展,做大做强,成为文旅强省,而特色小镇正是实现这一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陕西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大省

应该看到,过去30多年里,陕西旅游行业采取了快速发展的路线,但总体发展水平与层次较低,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原有依托历史人文遗产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观光形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体验式、休闲式、度假式的旅游消费需求,因此需运用创新精神进行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

方塘智库认为,新时期陕西省旅游行业发展,需要把握旅游行业的业态发展新趋势,实现从观光式旅游到休闲度假和体验式旅游的发展转变,运用新思路、新理念实现陕西文旅的大发展、新崛起。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转变为可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而特色小镇则是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和平台。

1深圳世界之窗的案例启示

和历史文化遗产富饶的陕西省各城市相比,年轻的深圳市可谓是历史文化的“沙漠”。深圳没有丰富的古迹,没有名山大川,但这个地方却依然能够利用新的模式,展开文化旅游,尤其是主题公园的人均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观光旅游。深圳的旅游发展模式,无疑值得陕西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省份进行反思。

深圳世界之窗是著名的缩微景区,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是一个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演融为一体的人造主题公园。公园中的各个景点都按不同的比例仿建,精巧别致,惟妙惟肖。

深圳世界之窗是著名的缩微景区

全园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美洲区、非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雕塑园和国际街8个主题区,分别展示了法国埃菲尔铁塔、巴黎凯旋门、意大利比萨斜塔、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等一百多个世界著名的文化景观和建筑奇迹。

深圳做为一个全新的新兴城市,缺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缺少名山大川的依托,但是就是在这种空白的条件下,依靠敢闯敢拼的深圳精神,深圳世界之窗以文化铸就灵魂,创新引领发展,运用微缩模型的方式开发建设主体公园,满足了公众认知世界的需要。同时在观光式旅游的基础之上,把握旅游发展趋势,开发动感体验和精彩演绎项目,成为主题公园第一品牌。

2014年6月18日,深圳世界之窗在20周年生日之际迎来开园以来第5500万名游客。20年来,深圳世界之窗以弘扬世界文化为根,创造中国主题公园单日入园最高纪录7.6万人次,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量近300万人次,二十年累计接待游客5500万人次,自2000年起实现十三年利润超亿元,主要经营指标名列全国旅游景区前茅。

深圳世界之窗的主要经营指标名列全国旅游景区前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正是公众的这种看世界的心态,让深圳世界之窗的价值得到深刻体现,这既是一种看世界的观光式旅游消费,也是一种感官式的旅游体验。我们认为正是通过微缩模型这个载体,将两种旅游形态完美融合,才是深圳世界之窗成功的核心价值。

当然,随着出国旅游的兴起,以及人们对文化真切体验需求的提升,世界之窗这种简单的模型模式也在逐步式微,旅游产品亟待迭代升级。反过来,这也是陕西这些拥有真文化、大文化的地区的机会。

2体验式历史文化旅游的春天

最近几年,谈起陕西旅游,几乎离不开袁家村。这个小村子,以传统村落为载体,将民俗文化活生生的展示在广大游客面前,让游客漫游在民俗文化中,感悟民俗文化的氛围,从而实现轻松愉悦的旅游体验。

袁家村的成功,和传统认知的陕西旅游——尤其是西安旅游有着鲜明的区别,那就是袁家村的发展并不依赖那些巍峨久远的历史遗迹,而是出售鲜活的关中乡村文化体验。正因此,有一个问题也同样值得思考:那些庄严古老的的历史文化旅游,有没有可能变得更生动、更可爱、更好玩呢?

袁家村的成功在于出售鲜活的关中乡村文化体验

陕西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这种资源既包括兵马俑、西安城墙、大雁塔等可观看的历史遗址,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层面的文化遗产。

将这种在地的历史文化转化成具体化、可感知的文化遗产,是新时期陕西省实现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和突破发展的重要路径。事实上,已经有一些项目正在尝试这种升级,值得业界的关注。

例如,西安溯源秦皇陵是西安当地公司依托秦始皇皇陵和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史书记载,运用现代三维影像展示技术,通过三维投影制作的,它让游客在光、声、电,以及轨道车辆运行的震荡效果之中,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观看与体验大秦帝国文明的伟大与艰辛。

在这个项目里,游客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大秦历史当中,切身实际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真实存在,得到不一般的体验,成为体验式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西安溯源秦皇陵将在地的历史文化转化成了具体化、可感知的文化遗产

陕西更多的历史文化是在文献记载当中的,如何结合在地资源,有效地通过先进技术,实现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开发,需要我们深度地研究,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发展机遇。

科技的发展为一些古老历史的激活带来了可能性,尤其是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特效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感官式、沉浸设备的迅速发展,都为这种历史文化的感知,提供了良好基础。

陕西文化旅游的突破口在于历史文化的体验化塑造,而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设备的发展,都为这种在地化与实体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与基础支持。

体验式历史文化旅游的春天已经到来,这也是陕西旅游行业再度崛起的机遇。

3陕西文旅遇上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的旅游重塑,需要一个地理空间的支持和承载,而国家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正好为这一空间塑造提供了发展平台。

当陕西文旅遇上特色小镇,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我们认为这是陕西文旅崛起的大时代,陕西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大机遇。

方塘智库认为,通过古今结合,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实现古今互动,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展示厚重与精神层面的历史文化,以特色小镇的载体,打造链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平台。

以特色小镇的载体,打造链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平台

首先,在历史文化中注入当代生活,让古今互动起来。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说我们不但要了解书本中的历史,也要了解当下的生活。旅游最直接的体验就是看到,也就是最基础的观光,而深层次的体验就是感知,历史不能仅仅只是在历史的空间之中,而且应当和现今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

陕西文旅发展的短板就是古代的历史文化遗址以静止、凝固千年的形态向游客展示,缺乏灵动与生气,那么我们如何实现陕西文旅的静止与凝固形态文化的灵活与生动呢,我们认为新技术、新方式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基础。

文学小说,影视动漫、网络游戏、娱乐演艺、动感体验等方式,让历史文化活了起来,通过和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成功地实现了古今文化的互动,而影视技术与三维技术是实现这个文化展示的技术载体。

娱乐演艺、动感体验等方式,让历史文化活了起来

其次,厚重的历史文化,以特色小镇来呈现长安文化。

文化的原发地是精神层面文化展示最合适的空间载体,或者依托于原发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实现旅游要素的支持与导入。例如,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是汉唐帝国的核心,也是整个汉唐文化的核心,保护完善的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公园,逐渐的成为大汉文化的核心,而覆盖在当今西安城市之下的大唐长安,只能通过大明宫看到大唐荣耀的沧桑,而一个定位独到的特色小镇,将能够形成一个盛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承载辉煌壮丽的盛唐文化。

第三,以文旅特色小镇,作为连接国际的新平台。

在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下,作为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国际性城市,西安理应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明珠城市。2016年11月西安成为国家确定的11个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西安市托管西咸新区,西安的大发展,大西安的崛起就在当下。

如何以历史精神为纽带,沟通今天西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的文化与经济联系,是大西安崛起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文旅特色小镇,将是匹配国际资源、展开国际对话的理想平台。

特色小镇是陕西的文旅产业升级大平台、新机遇,陕西的历史文化旅游的下一站值得期待。

追赶超越在陕西

中国转型,陕西故事。方塘智库将持续推出“追赶超越在陕西”系列研究文章,聚焦“一带一路”、大西安、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等热点,立体讲述陕西省的转型发展故事和追赶超越战略。

注:本文作者首发于方塘智库,版权所有,转载请获得授权。授权请联系:xufengchao@ftzhiku.com

关于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