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可怕,中医有对策,教你打败“它”

 慈元十三方中医 2020-10-23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月经异常、多毛、身体肥胖以及女性不孕等,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和肝脏、肾脏以及脾关系密切,那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多囊卵巢综合症呢?

中医如何对多囊卵巢综合症分类?

1、痰湿阻滞型

痰湿阻滞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其主要症状是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比较少,月经血液颜色浅淡且质地粘稠。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出现闭经,白带量增多,胸口闷痛,身体比较肥胖,总感觉喉咙中有痰,身体上的毛发浓密,同时也会出现全身无力,感觉四肢酸痛和舌苔白腻。此类人的治疗原则是活血调经和化痰燥湿。

2、肾元亏虚

肾元亏虚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其主要症状是月经周期延迟,月经量比较少,月经血液颜色浅和质地清稀。一段时间后可出现闭经或月经周期发生紊乱,月经量有所增多或一直不干净。另外女性结婚后一直没有受孕,同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脸色暗淡,没有光泽,全身无力和倦怠、四肢怕冷。此外此类人也会出现大便溏稀、舌质淡白和舌苔发薄。其治疗原则是益肾调经和调补冲任。

3、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其主要表现是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多或少,月经血液一直不干净,月经颜色暗红,质地比较粘稠或有血块。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闭经,结婚后一直没有受孕,同时伴有小腹部和乳房胀痛,用手按压时疼痛感会有所加剧,胸胁部有胀痛感,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舌苔薄。此类人的治疗原则是祛瘀痛经和理气活血。

4、肝经湿热型

肝经湿热型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主要症状是月经量少或闭经,或月经发生紊乱,身体比较壮实,毛发浓密,脸上滋生痤疮,每次来月经前乳房有胀痛感且大便干结,舌苔薄黄。此类人治疗原则是除湿调经和泻肝清热。

如何利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

1、针灸

通过分时段的方式来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针灸,以水道穴、中极穴、子宫穴和三阴交穴为主穴,分别在滤泡期、黄体期和排卵期进行针灸。腹部穴位针刺法是采用导气的方法,一般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就能让月经周期和排卵恢复正常。

2、艾灸

对足三里穴、气海穴和关元穴艾灸,一天艾灸一次,共治疗6个月。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具有燥化脾湿效果。关元穴能调节阴经气血和月经,促进生殖功能,辅助治疗肾虚气喘和月经不调。气海穴能益气助阳,帮助升发阳气,同时也能调经固经。通过对以上三个穴位艾灸能达到行气活血和温经暖宫效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其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也要调整好饮食结构,保证有充足蛋白质摄入,避免吃高胆固醇、高糖分和高脂肪食物,少吃甜食和动物肝脏。另外保持适度运动,帮助分解体内多余脂肪,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