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区新城丨解码日本科技创新体系(二)

 方塘智库 2020-10-23

文丨宋彦成(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日本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在将被试家屋中全部“中国制造”的产品清空后,发现只有男主人身上所穿内裤为日本土货。与之相仿的是,曾经使日本制造引以为傲的电子产品在近几年的国际市场中遭遇了滑铁卢,有关舆论对于“日本制造”一片唱衰,其实早在与“德国制造”的作比之中,“日本制造”的产品往往被描述为“随着保质期结束而结束”,而“德国制造”的产品则长命百岁、历久弥新。

即便如此,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制造”依旧是制造业诸多领域中的领头雁。事实上,对于“日本制造”国人始终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有感于其精良品美,另一方面在某些时刻又难免会将从历史中继承的情感延续到日本产品。

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泡沫经济之后,日本制造在国内外市场中的荣光不再,以及受限于日本制造业体系本身的特征,即重视从1到N的创新,而忽略了从0到1的创新,使其错失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最好机遇期。

“日本制造”依旧是制造业诸多领域中的领头雁

那么,在此背景之下,“日本制造”怎么办?日本的科技创新体系究竟如何?以及作为与曾经的日本同样是制造业大国并且面临货币升值的中国该怎么办?

1

“日本制造”怎么了?

   

如前文所述,正是由于资金、劳动力、技术、制度环境、资源、市场等因素,以及“重化工业化政策”使得日本在战后30年经济得到高速增长,企业规模化并且实现了制造业强国。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制造的产品所向披靡,如此经年的贸易顺差,与随之而来的日元升值以及日本央行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使得大量国内外资金流向股市和楼市,泡沫越来越大,进入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日本经济由此陷入低迷。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日本人口少子老龄化加剧,到1990年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为12.1%,此外伴随着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经济低迷的日本而言,无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难题。

但是,即便在日本经济整体受创的背景下,日本制造无论是电器、汽车还是其他在技术领域顶尖的产品依然保有国际竞争力,比如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泡沫经济之后很快重振旗鼓,甚至一种观点认为日元升值有助于日本资本和日资企业的出海。

然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市场风起云涌,日本制造的大众化电子产品,比如生产手机、相机、电视等产品的日企面临的竞争不断,连连遭遇美国、韩国以及中国等同类企业的竞争,而且与作为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冲突不断,比如“日货”往往是两国意识形态分歧的牺牲品,甚至是技术迭代也使得一些日本企业淘汰。

除此以外,近年来日本制造业技术人才短缺,据日本总务省的调查结果,2013年日本制造业从业人员从1993年的1530万人减少到1039万人,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也从23.7%降至16.5%,20年间减少了三分之一。

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诚然,一方面这是由于制造业自身的技术革新,如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日本的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呈现出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日本一些企业的多线作战策略使其在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尤其是缺乏宏观战略,比如在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裹足不前。

在我们看来,日本经济在战后的崛起其“得”在引进技术继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自主创新,然而其“失”也在于此,即日本企业的创新多专注于从1到N的过程,而忽视了从0到1进行颠覆性创新,这也是其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平平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技术少有可圈可点之处。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一方面泡沫经济造成的旧伤未愈,使得日本无望再继续通过要素驱动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日本制造业的话语权逐渐被稀释,不但有美国与德国这样的老牌制造业强国虎视眈眈,还新添了中国这样的劲敌。

但是,即便如此,201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出的全球创新500强企业中,日本占37席,其中制造业占29席,而中国制造业仅7席。可见,仅从企业创新能力来说,日本总量遥遥领先,但其往往为人所诟病的是“有创新而无市场”。那么,对于日本制造来说,当其在一些领域逐渐失去自己的市场,是听之任之还是卷土重来?

2

科技创新为“失落”的日本带来了什么?

   

诚然,日本在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呈现低迷之势,即便在新世纪日本经济稍微有所回转,却显然风光不再并且问题重重。纵然如此,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仍在不断增加,政府的投入总额上升幅度远高于国民收入总额增长速度,而且不断强调知识产权战略意义。

于日本而言,在经过的多年的技术引进之后,对技术自主或自主创新的诉求与日俱增,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低迷的经济症状来说无疑是一剂良方,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新措施来推动科技体制的改革。其实,早在1995年11月,以日本议会通过的《科学技术基本法》为转折点,日本就制定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继续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而且更为注重基础研究。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通过对制度、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资金以及科技评价体系等领域的改革,使得日本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得到夯实,并且在高新技术领域颇有收获,比如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与材料、信息技术、环境及其复合学科等,这其实也是日本在吸收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之后的成效。

但是,不可遮蔽的是日本人口少子老龄化的问题在进入新世纪后并未得到解决,这事实上也是日本制造业即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却依然保有高就业率的原因所在,这意味着在日本随着制造业的高度自动化与信息化,将使得留在生产线上的劳动力越来越少,相继而来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

除此以外,当前的日本制造面临“有创新无市场”的发展困境,虽然其以本土为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但却面对狭小的国内市场无能为力,而且本土的同类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至于国外市场则更不容乐观,比如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使得日本对于中国市场缺乏信任。

当前日本制造面临“有创新无市场”的发展困境

在我们看来,日本制造之所以面临“有创新无市场”的发展难题,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制造业体系本身的创新思维,即热衷于从1到N的创新,比如在电子产品领域数码相机市场的衰落便是企业宏观战略判断的失误,只埋头注重技术创新而未能洞悉消费市场的变革。

因此,虽然人们对于日本在泡沫经济后科技创新的成就鲜有异议,不过依旧要思考的是,在科技创新领域看似如此瞩目的日本缘何经济增长仍然在低处徘徊?除了像所有发达国家一样在经济狂飙突进后很难再有指数级增长外,或其原因在于日本循环经济战略使其在短期内经济势能尚未全部释放出来。

考虑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人口容量的问题,日本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除了在上世纪70-80年代先后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噪音规制法》《汽车尾气排放规制法》《水质污染防治法》等多部法律外,还塑造了细致入微到垃圾分类的社会规范,并且大力发展清洁技术产业以及再生资源产业等,明确生态的重要性,这或许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能打动人心。

这并非是在否定发展经济的意义,而是将其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脉络中来,未来日本经济的增长也必然需要系统性地思考本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洞察与研判,并且除了专注于从1到N的创新,更应注重从0到1的创新。当然,科技创新最终应立足于基础研究,从这一点来看,日本无疑具备先见之明,谋定而后动。

3

日本科技创新对我国的启示和意义

   

如同曾经的日本一样,作为最重要的产品输出国,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第一,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中国的产品出口也受到挑战。但是,与日本国情不同的是,同样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显然更具备话语权。

可以说中国之有今日的经济地位离不开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十余年,而要素与科技显然是驱动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但值得注意的是,前30年中国的技术引进往往是引进成套设备,而不是技术引进之后消化、吸收、改进和再创新,这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显得过于急功近利,从而根基不稳。

相比而言,日本在利用外来技术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谋求技术自主和自主创新。当然也有历史的问题,纵观中日两国的科技史,中国经历了技术先进国家技术封锁之下的自力更生阶段,而日本却通过不断的国外技术引进较早实现了自主创新。所以,作为后进发展的中国在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的20世纪80年代才崭露头角,而彼时所有的诉求统统化为经济建设,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关注的是技术改造后的生产能力,而不是技术的消化与再吸收,甚至整个社会氛围对于自主创新还无暇顾及。

也正是因为如此,直到今天,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依然较高,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和工业设备制造领域仍然缺乏自主权。显而易见的是技术引进并非长远之计,而应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技术自主或自主创新,着重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夯实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这将决定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国际市场以及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但是,对于日本来说,虽然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成就非凡,却囿于从1到N的创新逻辑,使其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后就一直未能掌握全球工业体系的话语权,最终成为日本实体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当然这样的好处在于规避了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却也失去了接下来十余年的发展机会,未能赶上新世纪互联网巨头们的狂欢盛宴。

显然,在互联网时代,甚至是在物联网时代以及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很大程度上从0到1的创新逻辑才具备引领科技发展潮流以及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以回归制造业为共识的当下,注重实体经济和所谓的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越来越成为主流,不论是“日本制造”还是“中国制造”,其实都应走向高端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唯一拉开差距的是,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着手进入“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对于科技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先行一步,而我国在2006年才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解主要还是基于发展经济的尺度,在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领域虽然小有成就,但在新材料、新能源、医疗、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还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不过,今天的中国正在试图趟出一条从0到1的科技创新之路,不但寄望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而且在互联网经济的强势带动下,新业态、新技术、新物种几乎不落人后,无论是近来的蔚来电动汽车还是三大通信运营商和BAT等共同参与雄安新区智慧城市的设计都非常亮眼。

华夏幸福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事实上,在公布设立雄安新区的一个月后,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就与国内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达成战略合作,在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一水之隔的廊坊大厂设计打造智慧城市,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协议,为了打造“智慧大厂”,华为前期将进行整体方案的顶层设计,着重在基础网络(光纤、无线)、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平台)布局,提升智慧交通、安全、能源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的确不宜妄自菲薄,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走上正轨,接下来就是补足短板的时候,一方面在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转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以及“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唯有自主创新一途,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以谋将来。

参考文献:

1、许艳华:《战后日本科技政策的三次转向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于《山东经济》,2011年11月。

2、徐梅:《战后70年日本经济发展轨迹与思考》,《日本学刊》 2015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