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9月26日)

 退休老刘日记 2020-10-23

  9月26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晚上,到徐六哥哥嫂子家,聚会了下,也算过节吧!大盘鸡,黄焖排骨,另配4个小素菜。主食是米饭。饭罢喝酒,3个人两斤,最后剩下差不多3两,拿着了。若在平时,喧一阵,这点酒,连划拳带碰,也就完了。9点半,步行回家,倒也没什么感觉。其实,酒喝到这份上,最好。不耽误今天的作业,明天早上还不乏!

  ●遇上这样的聚会,照例,哥哥嫂子,和徐茂杰视频。五姐和五姐夫,和糖宝儿视频。大姐和徐六,看了这个看那个。不喝酒的空间,我便坐在一边翻微信。事实上,微博里,也没有什么有效信息,纯粹就是打发时间。今天,徐茂杰朗诵了一首词,还穿上了专门买的服装。这小家伙,倒也朗诵有板有眼的,像个小大人!

  ●到家,自然是更新各路平台。之后,再没做什么,睡吧!不料,才灭了灯,有电话进来。手机亮了,铃声没响。犹豫了下,还是接了,是色狼。他说明天摄影家协会有个活动,去红沙堡,车上有座位,问我有时间没?文学方面,只请了两个人。一个是五中崔老师,一个是我。我一听红沙堡,想到了胡杨,一口答应啦!

  ●万花山,又名牡丹山,位于延安西南16公里处,以漫山遍谷野生牡丹而闻名,中国四大牡丹源生地之一。集中了上万株野生牡丹,春夏时节,牡丹竞相盛放,香气袭人。万花山总面积一千多亩,满山翠柏,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春暖花开,柏树丛中,到处奇花异草。万花山牡丹,历代盛名。满山牡丹,有数十个品种!

  ●1939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就曾徒步到万花山观赏牡丹。万花山主要景点,有牡丹园、万花湖、崔府君庙、毛主席观花台、木兰故里、花木兰陵园等。除了登山赏花,还可以乘坐游船荡舟牡丹湖。木兰的故事及诗歌,均产生于北魏时期,北魏属鲜卑族政权。想不到,这儿竟是木兰故里!

  ●有一则与杜甫有关的文字,记下来。唐代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杜甫,从鹿州羌村,北上赴灵武,曾来到万花山。《杜甫年谱》中记载,八月洪水已退,便离羌村,只身北上延州,暂住于城南七里之小河。小河支流,源于牡丹山;因产牡丹甚多,樵者以之为薪。南河,又名牡丹川,宋时又名杜甫川,以甫避乱居此故名!

  ●另有一奇,没有看到,也记下来。牡丹山顶,有一棵古柏,五株同根,连体而生,高达三丈之余。考其年龄,少说也有五六百年。相传,此柏乃一神物,方园数里乡民,皆以此柏来观察天气,预测风云。此柏只要发出奇响,天气即变,雷雨必将来临。暴雨过后,它便无声无息,轻轻摆动着细枝绿叶,向人们点头微笑!

  ●在万花山老地方,想到了刘成信。我觉得,既然到了延安,应该问候一下,就给他发了个短信。很快地,他电话打过来,问我在哪里?他住在宝塔山附近,让到他家里转来。我说我们4个人,住在万花山,太远了,又是晚上。明天,就去壶口了。行程匆匆,就打个招呼,问个好吧!挂了电话,才知道,吉民他们也熟!

  ●吉民说:你再打个电话,让刘成信领我们来!我说:算了吧,宝塔山,离这儿太远。再说,都已经晚上了。明天,我们到宝塔山再说。成信儿子大学毕业,分到了延安,找了个延安媳妇。他退休后,自然也和王万荣到延安了。人老了,有份退休工资,儿子跟前,想住就信,不想住就回老家。没有收入,就由不得自己!

  ●我买楼房那年,总价6万,手头特别紧张。有两个亲戚,说好了借钱。正式去取,都变卦了。一个让我辗了空回,一个只借了1千,打发讨吃。他们意思很明白,就是我一个人挣工资,徐六没工作,还有两个儿子,怕还不上。后来想到了刘成信,去找他,他一口答应,马上把前几天存进银行的6千定期,全部取了出来!

  ●我买楼房,徐六弟妹们外,另一个慷慨帮我的,就是建功。当时,建功在一中开有文印部,我说借钱,他说:你说的迟了,前两天,老三买车,拿走了两万,现在手头没多的,只能拿出6千。过些日子再看,如果不行,我给你凑够1万。那阵儿,我手头本来有3万,1万买了电脑和打印机。住进去,带装修,花了近8万!

  ●我的手机闹铃,还是6点。一个晚上,睡得倒也安稳。6点醒来,翻了阵微信,在新浪微博,发了几条作业,就起床了。手机上,本来是用腾讯微博的,现在被禁了,只好用新浪。昨晚说好了,6点半起床,7点出发。老地方虽然在山沟里,还是出去,走一走吧!下了坡,一直往上走。这才发现,这一路,有不少农家乐!

  ●我这人,方向感极差。按我的感觉,往上走,应该是东面。结果,正好相反。过了那些农家乐,前面植被很好。有诸多各色小花,开得极旺。我拿出手机,想拍些照片,发现手机,还是昨晚上那个样子。拍出的照片,雾澄澄的,有些郁闷。吉民昨晚说了几次,要把许宝儿手机给我,没要。既然它坏了,那就一切随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