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悟《观德亭记》的儒学深义

 逸心茶舍 2020-10-23

浅悟《观德亭记》的儒学深义


一、王阳明之《观德亭记》

 

明代王阳明作为文武兼修、箭术高超的一代儒学宗师,其所作《观德亭记》主要论述射箭与静心、正心、修德、知人等之间的相互促进及转换关系,其儒学含义极深,意义极重,值得深阅与细细品读。

 

笔者对原文作了一番仔细解读,结合笔者自己长年的习射实践,发现原作者要表达的思路为:习射--静心--正心--修德--知人,也就是习射能让射箭之人静心、正心、修德,反之观察别人射箭又能知其心、知其德、知其人品。

 

二、《观德亭记》原文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

 

三、《观德亭记》白话文

 

君子在射箭时,内心思虑纯正,外形身体正直,手持弓箭稳固有力,之后才考虑中不中靶的问题,因此古代通过观人射箭来观察、审视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源自于内心,君子的学问,也是源自于内心,所以君子用射箭来静心、正心。内心躁动不安的人,他的动作是随意的;内心摇摆不定的人,他的视线是飘浮的;内心歉疚的人,他的气息是微弱的;疏忽懒散的人,他的外貌是疏懒的;内心傲慢的人,他的神色是骄矜的,这五种情形,都是不静心、不正心所造成的。之所以不静心、不正心,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

 

君子学习射箭,就是要静心、正心。这是因为:内心端正,身体就会正直;内心恭敬,神情就会严肃;内心平静,呼吸就会舒畅;内心专注,眼神就会坚定;内心通透,就能把握时机而及时作出处理;内心纯正,就能谦让并严格遵守礼仪规矩;内心宽宏,成功时就不会张扬、失败时也不会懈怠,这七者都具备了,那么君子的品德也就形成了。

 

君子没有不运用其所学的学问的,在射箭上也能体现出来。所以说:“作为君王,就要以君王的准则为靶子;作为臣子,就要以臣子的准则为靶子;作为父亲,就要以父亲的准则为靶子;作为子女,就要以子女的准则为靶子”。射箭,就是要射中自己的靶子,这个靶子,就是自己做人的准则,每个人都要严格按照自己做人的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习射来达到静心、正心、修德的目的。所以说:(观人射箭)可以看出其品德、人品。谨此写下这篇《观德亭记》。

 

四、《观德亭记》的重点核心

 

《观德亭记》的重点核心是“习射正心”与“习射修德”,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人通过潜心修习箭术,可以静心、正心、修德;同时“射以观德”,就是通过观察一个人射箭时的整体动作、神态,又可知其学习做事的专注度、态度、习惯、品德、人品。

 

五、《观德亭记》的儒学深义

 

射箭分文射和武射两大体系,《观德亭记》主要说的是文射体系。文射体系可参阅本书第三章武修课之《弓术课程》一文。结合笔者自己长年的习射实践和儒学研习,通过对《观德亭记》原文的仔细解读,浅悟出该文中蕴含的儒学深义,具体为四个方面:“静心、正心、修德、文武兼修”。

 

1、静心。

射箭的目的是要射准,而心不静是射不准的。所以习射能让人心静,心静又自然箭准,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静心可对应儒学八目中的“诚意”一目,静心也就是诚心、诚意。

 

   儒学八目源自儒家经典《大学》,具体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笔者自身长年的习射实践及儒学研究,比较了解儒学八目的基本原理及循序渐进的过程。“格物、致知”就是通过观察、学习以及不断的各种实践把各种事物的基本原理搞清楚,即悟其“道”。“诚意”就是悟其“道”后诚心、诚意、静心将事情做好。

 

   文射的八个基本动作“足踏、正体、备弓、举弓、引弓、控弦、撒放、稳身”及一系列握弓、上弦、勾弦的基本手法、基本技法就是儒学八目的“格物、致知”,即首先要切实弄清并掌握基本的射之“道”。射箭要想射准就必须首先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正确掌握射箭的基本手法、基本技法、基本要领和基本规律,甚至还要掌握弓箭及其配件的制作和维修,然后反复练习揣摩实践加以熟练,之后和诚意、静心结合才射得准,射得准反过来又能让意更诚、心更静,如此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人若心不静则心不正,心不正则德不正,德不正则人不正。当下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不良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根源在于人心不静、人心浮躁,人心一不静、一浮躁则自然就心术不正、人心不正了。

 

2、正心。

“正心”为儒学八目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心正自然德正,德正自然人正。因此《观德亭记》一再强调要通过习射来“正心”。文中“习射正心”的要点是“去五心,存七心”。去五心为去躁心、荡心、歉心、忽心、傲心”,存七心为存“心端、心敬、心平、心专、心通、心纯、心宏”。君子习射若能真正做到“去五心,存七心”,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定能“静心、正心、修德”,自然就会具备君子的修养、品德、人品。同时“射以观德”,君子在射箭的整个过程中,又能将其平时积淀的修养、品德、人品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3、修德。

修德可对应于儒学八目中的“修身”一目,修德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德正则人正,即人正直、正派、堂堂正正,自然就有儒学经典《孟子·公孙丑上》所说的“浩然之气”。

 

《观德亭记》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这段文字是出自于儒学经典《礼记•射义》,即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有其德、其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出自于儒学经典《论语·颜渊》。君君,即君主要有君主的德行、样子、标准、准则、规范;臣臣,即臣子要有臣子的德行、样子、标准、准则、规范;父父,即父亲要有父亲的德行、样子、标准、准则、规范;子子,即儿子要有儿子的德行、样子、标准、准则、规范。这四者都有各自的德和道,即这个社会人人都有其规则、准则,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都不能乱来胡来、都不能失其德,否则就会上下失道、各自失道、人人失道。

 

当下之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根源在于人各失其德、失其“道”,啥都不依,各人都乱来乱整,士农工商四大阶层开始逐渐出现失德、失道的社会现象,看来传统儒学所言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人之八德的确是人之德、人之“道”,的确是做人的根本。

 

4、文武兼修。

观射知人、射以观德、射以观才,故观人射箭,可知其心、其德、其品、其人、其才。传统以来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文武兼具”。古代尚武重射,射术为武学之首,为传统第一武技、第一杀技,是一等一的扎扎实实的真功夫、硬功夫、真本领,掺不得半点假水,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明清就是历代官学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射术也是儒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重要的一项技艺、武艺。

 

此外,除武学功能外,凡是射箭精准、能心静气沉之人,其做事、处事、为人、处世的态度一般都不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外强中干的,而是踏实、严谨、坚强、坚韧、勇敢的,是富有胆魄和勇略的,是尚实而不尚虚的,是能在非常时期有所担当的,这是历代文武兼修的真正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素质、特征。

 

六、对《观德亭记》的几点感悟

 

1、王阳明《观德亭记》专述通过习射来修养内心及德行,若能真正做到静心、正心、修德,就能成为一个内心正直、淡泊宁静、德才兼备、文武兼具、严于律己、踏实严谨、坚强坚韧、勇敢果断、勇于担当的真君子。

 

2、射术为“术”,习射能静心、正心、修德,这就是“道”。当下社会,包括教育体系,都是各种各样的“术”大行盛行,而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最为精华的“道”却鲜有人提及,更不要说大规模普及。这个“道”,就是前面所提及的儒学“前五目”及儒学“人之八德”,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人之道”,即如何做一个心理、心态、人格都平和、健全、不违本心的普通人。只要社会中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遵照最根本的“人之道”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律自控,那么当下社会中的各种各样不良的不正常的失心、失德、失道的现象和问题就会减少大部分。反之,舍“道”而逐“术”,其本质就是舍本而逐末,舍树根而逐果实。树根不广、不深、不稳、不扎实,不论对果实如何进行精心护理,果实都是不可能长得好的。

 

3、种树难砍树容易,而砍树容易种树难。品德、道德、社会风气的整体提升、上升是一个非常缓慢、漫长、艰辛的过程,就像提升重物一样艰难。而品德、道德、社会风气的整体下滑、堕落则是一个非常快速、简单、容易的过程,就像松开绳子让重物自然下坠一样容易。提升重物、支持重物靠什么,靠绳子,对社会整体而言,这绳子是什么,就是前面所提及的儒学“前五目”及儒学“人之八德”,只有绳子牢实且人人自觉出力维系,人人都能自觉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那么社会整体系统才能正常运转,人人才会觉得安全舒适。

 

4、国人惟有文化自信,才会有人格自强;惟有人格自强,才会有定力,才会百邪不侵,社会整体才能强筋健骨,民族才能长久屹立,否则就会各种麻烦、问题一堆又一堆层出不穷。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就是来自于我们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核心,就是来自于历代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5、一个人只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德这些基本功、基础修为打牢之后才可往上发展,否则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根本无法有所成就。若基础不牢更有甚者会误入人生歧途,更谈不上什么成就了,因为其连基本的“人之德、人之道”都没有悟透、都没有做到。

 

6、对儒学后三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普通理解:普通人在儒学前五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自身修为基础打牢的前提下,要尽心照顾好家人,同时家国一体,也要为国之治、社会之治出一份平凡的、该出的力。因为个人也好、家也好,都是生活在国、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的,遵守法律、管理好自己、做好自己、做到本份、做好本份、出一份可以出也该出的力,就是“为国治”。若普通人能够人人都自觉“为国治”,则自然民富国强,则自然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则众人都可安居乐业,整个社会也会百业欣欣、秩序井然、安定祥和,人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好好的生息和繁衍,这也许就是以经世济民为核心思想的历代传统儒学(及传统法学)的真正的、最深层次的治学目的。


                           封侯非吾愿、儒法佐太平----题后记

                           20188月本文第一次修订于成都武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