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娃娃初长成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本平台接受原创投稿,投稿不分题材、体裁,有趣有料有哲理即可。稿费就是平台第一天的打赏。第一天发出,第二天必将准时奉上稿酬。投稿邮箱:765089653@qq.com.欢迎各门各派草根、大侠前来试水。(另,投稿者请关注本平台,告知自己微信号,并附作者简介以及本人美照。)

    欢迎各位读者评论。评论点赞超过十个,并获得第一名的,将奖励1——5元红包一个。

"给孩子一首诗主题诗歌"征稿公告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给孩子一个特殊礼物,本群拟组织一次"给孩子一首诗"为主题诗歌展示活动。要求:原创,题目自拟。诗歌体裁可以是现代诗也可以是古典诗词。每位作者限发一首。现代诗歌每首不超过20行,古典诗歌必须符合格律。作品将择优陆续在《卜玉霞天地》公众号平台推出。
      投稿方式:将稿件贴到《卜玉霞天地作者读者》微信群里,要注明‘’六·一‘’征文,本群会安排专人收稿。
      截住日期:5月30日

                                                                        卜玉霞天地编辑部
                                                                                         2016.5.12

(注:本公告遵守原创投稿,且作者必须是《卜玉霞天地作者读者》微信群的成员,如果非本群成员也想参加,请与卜玉霞本人微信联系,入群后再参加活动。卜玉霞个人微信号:buyuxia1974。)



       

  十九年前的今天,一声嘹亮的童音,划破清晨的宁静——儿子来到我们中间那天早上的太阳特别的圆、特别的暖和,那天早上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也在替我把这喜讯到处传遍-----

儿子很乖,吃过拉过就好奇地忽闪着大眼,光滑柔嫩的小胳膊小腿欢快的舞动着,是在欢呼自己新生命的诞生,也是向爱不释手的人们表达心中的喜悦。在大人孩子的逗笑声中,儿子“咿咿呀呀的说话,或咯咯的笑个不停。惹人怜爱的儿子,为我们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儿子会爬时,就在床上放好多五颜六色的气球,让他爬过去抓。儿子不负众望,从床头爬到床尾,再从床尾爬到床头气球抓到手就开心的笑,突然一声爆响,吓他一跳,全家人都笑了直到满床的气球全让儿子弄爆后,我情不自禁的把儿子抛得老高再接住儿子你好棒呀!父子俩的欢笑声,久久地回荡在记忆里……

给儿子取名既要好听有意思,还不能选用长他一辈的亲友、邻居名讳中的同音、同一个字。十几个名都被家人否定。后来想起在西安书院门仿古街看到的一幅《牧归图》。画面是落日黄昏,一个身穿红兜兜的放牛娃骑着水牛,边走边吹笛。头顶的柳丝间,两只小鸟正听的入神惬意呀!儿子就叫牧笛吧。

这个名字颇有书卷味,亲友们都说好,我也有种成就感。然而,这么好的名字到了儿子的小伙伴嘴里,可就变味了。有次他们闹矛盾,一个孩子喊牧笛坏,牧笛吹不响,几个小家伙齐声笑着喊。可把儿子气坏了,我指着墙上的《牧归图》鼓励他说:……你看,牧笛天天吹,天天响。儿子才破涕为笑……

儿子长大后喜欢读书就是早上起床难,又怕迟到。每次叫他不起时就大喊:快起来!八点了。儿子从睡梦中弹起来,带着哭腔喊迟了”、就慌慌张张穿衣出门。哈哈此法屡试不爽

为了让他早睡早起,晚上电视只许看到九点钟,儿子倒也听话。九点后大人们还在看电视,儿子忍不住在被窝里一动一动的偷看抓住他,笑过闹过、讲明道理后,儿子就懂事的准时入睡。从小学到中学,儿子的奖状贴满了他奶奶炕上那堵迎面墙。逢年过节,和亲友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我这个宝贝儿子

广东打工时,曾写信告诉儿子,南方山多水多,河里的鱼也多。春节回家之际,儿子来信汇报完自己的成绩后,要我在河里抓条鱼回来,我和工友都笑了。有人建议我下了火车,在西安买条鱼哄哄孩子。我不忍心用成人的狡诈,欺儿子的天真,回来后就带他到镇上的水产店里,他看上那条抓那条-----

常年在外,一直把儿子当孩子,无论什么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儿子为此曾多次向我抗议。如今,下地干活、做家务他都和我们一块干——儿子大了,能替我做事了!

现在,我和他妈在不同地方上班,儿子在西安就读,一家人难得见面。儿子的情况,只能从电话、网络上得知。他的空间蹦出一句今晚不吃饭了问其故——嫌嘴困。哈哈,这也是理由!今天喝酒了你还喝酒同学过生日能不喝吗?老爸。

不觉间,儿子十九岁了。这十九年来值得骄傲的事,就是命运的眷顾,给了我这么一个可人的娃娃,愿儿子永远快快乐乐,就象《牧归图》上的放牛娃样——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小编:海民老师的文字,总是采撷生活中的一朵小花,一抹月影,虽平平淡淡,却是意蕴悠长,真情满满。这文,不知道牧笛看了会做怎样的感想?海民老师,一定要让牧笛看看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个人简历:张海民:笔名秦风,男、汉族,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1967年出生于陕西周至县。作品散见于《长城文艺》、《散文风》、《航空画报》、《演讲与口才》、《中国安全生产报》、陕西工人报》、《邢台日报》等报刊。曾获得西经济广播电台二等奖河北省散文学会年度优秀奖《燕赵文学》杂志社和王氏剪纸散文赛优秀奖河北省“网聚正能量”征文大赛二等奖《七夕鹊桥镇,鹊桥汇》征文赛优秀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