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想为乡村教师支月英点赞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我不想为乡村教师支月英点赞

         文/卜玉霞

昨天,人民日报有一则社会新闻,报道了江西奉新“乡村教师”支月英的故事。

支月英坚守山村课堂36栽,今年55岁。她一只眼睛几近失明,一只耳朵听力缺损,甲减跟糖尿病让她每天不离药。支月英却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只坚持下去!”

不可否认,她是我们的榜样。

2010年,她是“感动奉新十佳人物”;2011年,她获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她是宜春市最美劳动者;2013年,又成为张丽莉式优秀教师;2014年,是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5,2016,不知道又获得了什么荣誉,只看到网络里,一片学习支月英的文字。

然,我不想以她为榜样。太累,太苦。

支月英被评为榜样,说明了什么?支月英感动了中国,又说明了什么?

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是吃苦么?是舍自己舍小家为大家么?不,我不愿意!

为什么支月英所在的学校只有支月英一个人坚守,一坚守就是36年?为什么支月英几近残废还要坚守?为什么这么一个几近残废的人坚守竟然让我们感动?

教育的腾飞不是靠着几个人苦熬,几个人坚守就成功的。一个忘了自己,不顾自己的身体残缺,还要挣扎着苦熬,挣扎着救世,这让人实在不可思议。她已经那样了,你们还不让她休息么?你们不觉得是一种残忍么?

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有这种以苦为乐的人么?

这些背后的难言之隐,我实在实在是不想说。

越是边远地区,越是教学条件差,教师工资越是低。农村乡镇,中小城市,大城市,教学条件,人力资源呈阶梯式上升形式。这就是中国的现状。穷的地方越来越穷,富裕的地方越来越富裕。差距逐步增大。媒体只会报道苦地方坚守的人,吃苦的人,给点荣誉,给点鼓励,于是,苦难继续。这苦难竟然还会感动全国人民。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悲哀么?

多么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让穷的地方富裕起来,让这种吃苦的人坚守的人少一些,再少一些。我想的总是很简单,我觉得国家对穷困边区,对农村,对乡镇投入的还不够,远远不够。现在,雾霾袭击了很多的大城市,这个时候,又想着把有污染的工厂搬到乡村搬到城镇去。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教育,仅仅靠榜样的力量是永远腾飞不了的。

我不想为支月英点赞!我只渴望国家对这些边远地方,这些穷困村镇的大力投入!

我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人才给吸引到那些穷地方。

是吸引,是物质条件,是优渥的物质条件的吸引,是更多发展前景的吸引!


如果我的文字打动了你,请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