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曾经逃过婚

 新用户06174j8E 2020-10-23

母亲曾经逃过婚

文/花非花

母亲一直是贤良淑德的典范,安分守己的楷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她都无怨无悔地养大了众多儿女;尽管与父亲感情并不好,谈不上相濡以沫,还是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父亲几十年直到父亲离世。

父母是中国最后一代包办婚姻的牺牲者,母亲还是解放前夕最后一批童养媳之一。因外公去世,家境贫寒,外婆无力抚养几个儿女,为少张吃饭的嘴,就把十一岁的母亲送到我们家了。我们家也是根正苗红的穷农民,奶奶因病过世,会竹编手艺的爷爷带着比母亲大一岁的父亲在离家两三百里地的另一个县城做学徒,那时交通不便,一年到头才回一次家,全靠走路!所以母亲还是自己在家自生自灭,和父亲也没有处出感情。

后来,孤苦无依的母亲认识了另一个比她大一两岁的童养媳,两个人无话不谈,同病相怜,又是同姓,于是便姐妹相称。 母亲说这个姐妹曾对她十分关照,食不裹腹的年月,她但凡有点吃的都会分些给母亲,于是我们七兄妹就一直把她当做亲姨妈 来往走动了一辈子。

我记事起就知道父母感情不太好,母亲性格很开朗,我们敢和她开玩笑。有一次我便问她:你和父亲结婚前早就解放了,允许婚姻自主,你为啥不反抗?

母亲这时才曝出她一个深藏的惊天大秘密:其实,我也逃过婚……

那时母亲大约十五六岁,她和那个小姐妹都表示对包办的婚姻不满,可是又不知如何解除,怎么办?一合计:

我们逃吧?

好!

于是, 就趁月黑风高,收拾了几件破衣。天刚黎明,趁人不备,(其实也没人管她们)顶着薄雾,深一脚浅一脚就出逃了。两人如同出笼的鸟儿,又兴奋又紧张,心如鹿撞。她们跋山涉水,步行了几十里到了县城,就蒙圈了,往哪逃?逃出去找谁?吃饭的钱呢?看看自己身无分文,以后怎么生活?两人越想越后怕,漫无目的在县城蹓跶半天,又累又饿。两个胆小无知没见过世面的少女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打消了逃婚计划,垂头丧气地当天就赶回了原来的家,风平浪静涟漪都没起一个!

从此后两人彻底屈服于命运,安份守己地按时完婚,生儿育女,尽职尽责做个贤惠良母。

我看到她们的婚姻都不幸福,虽然她们什么也没说,但我相信她们心中一定有着无法言说的遗憾……

花非花更多作品:

花非花作品专栏8||善待他人很简单

花非花作品专栏7||报告团长

花非花作品专栏之6||心与心的距离

花非花作品专栏之五||疤痕

花非花作品专栏之四||美的代价

花非花作品专栏之二||爱上一座城

花非花作品专栏之一||有一种爱来自手心

花非花作品专栏之三||大难不死,后福何在?

公众号名字:玉霞天地文学

主编:卜玉霞

副主编:莲心儿

主要专栏作者:银莲  寒冰   花非花  不倒翁 思归  邢军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