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学森:要根据汉语习惯定名,要让人一看就有中国味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10-23
钱学森先生一直工作在科技一线,担当重任,身兼数职,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他一直心系我国的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1991年他写信给钱三强,讨论mesoscopic和nanotechnology的命名问题:“这两个词在今后高技术发展中是重要的,我希望我们要把汉语名词定得妥当些。”1991年8月30日,针对当时ergonomics有人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功效学、尔刚学等20多种中文名的问题,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各方专家讨论其中文定名。会后,名词委办公室将讨论会的情况向钱学森做了汇报,他很快给办公室复函,表示同意讨论会的结果,简短一些,定名为“工效学”。1998年,他身体状况不佳,仍亲自撰文参加virtual reality译名的讨论。钱学森虚怀若谷,对于未被采用的科技名词,他十分尊重科学家们的名词审定成果,“我在这方面的经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经验”,钱学森坦然地说,“天文学上的‘black hole’,我建议叫‘陷光星’,现在我看到这里公布的还叫‘黑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